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原创] 人生修行的七重天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488
帖子 12088
积分 100488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20-7-19 07: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人生修行的七重天

人生修行的七重天

文/大道不空

西方的天主教说,人世间有“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东方的佛教则说,人有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从而导致尘世间产生了贪、嗔、痴三毒。

要脱离这些“原罪”也好,要化解这些“欲毒”也好,都需要人去进行“修行”。

人的一生都需要修行,在修行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才能不断进入更高的境界,实现更多的梦想。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目标和梦想,也会有不同的境界。

第一个境界是——承受:

人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究竟要干什么?迷茫、困惑、彷徨,不知道要往哪里走,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所以,很多时候都只是被动地随波逐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不过,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世界很大,无限宽广;时间很长,本是永恒,人的生命,在这无限宽广的世界和永恒的时间长河中,不过是轻忽飘逸的一羽鹅毛罢了。但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本身,却又充满了无数的风波、困扰、苦恼、打击,无法逃避,不断地承受这种种磨难和压力,虽轻如鸿毛,却重于泰山。

而这“承受”,正是每个人来到这个尘世间的第一重“修行”。

如果无法跳出这个被动的承受,向更高一层的境界去修行,那么后果可能是会很严重的。

一个可能结果就是体内积累了各种负面能量,要么有一天选择向外疯狂的爆发来报复别人,要么选择向内慢慢的残害自己的身体。心理的压力导致情绪的压抑,情绪的压抑导致身体抵抗力的下降,终有一天会在你身体内部最薄弱的地方爆发——90%以上的癌症患者都是因为选择承受而造成。

这个过程中的人体,就好比一座火山,体内不断蓄积各种热能,如果不能找到出口及时宣泄掉,不断累积,终于有一天便会像火山那样猛烈地爆发了。伤人伤己,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个境界是——忍受:

忍——心有余而力不足,别人为什么骂你,是因为你能力不足,达不到别人的要求,又没有办法改变,这时候你除了忍受恐怕还是忍受了。有本事制定规则,没本事你只能遵守规则,这是世界永恒不变的定律,是人都逃不开这个规则。

《百喻经·以犁打破头喻》:“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犁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百喻经》,旧题《百句譬喻经》,四卷(或作五卷),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也是佛家很重要的一部经典。据说忍受一词就出在了这部经书之中。

佛家常说:众生皆苦。三界六道众生无始轮转,生老病死无不是苦,尽管《俱舍论》中承认有漏乐受,但终归不是长久的,会随着时间流逝转变成苦。

既然众生都苦,苦难是无所不在的,你根本逃避不了,那么只能去调整心态、坦然面对。而这个就是“忍受”。

“忍受”的过程是漫长的,就好比承受那飞瀑冲击的磐石一样。不是在忍受中被冲垮,就是慢慢变得圆润而坚强。

第三个境界是——接受:

能改变的就改变,不能改变的就改善,不能改善的就接受,不能接受的就放弃。人生在世,要活的快乐就要学会接受,只有学会接受你才会好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才会懂得喜欢自己,爱惜自己。

你能接受什么,生活就给你什么。

随波逐流,还是定准航向,这里边有着巨大的差别。显然,随波逐流要轻松得多,所以,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这样。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找准航向,在人生的长河里扬帆冲浪,去寻觅自己的人生高峰。

这人生的前三种境界,承受是被动的,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处逃避的自然状态,无可奈何。

而忍受,则已经有了些许自我意识在内,学会了用心灵去思考,去为自己释放或者排遣压力。

而在忍受的过程中,则因为人的各种境遇、经历、心态,而产生了不同形式的选择。有些人仍然是比较简单的咬牙苦忍,随波逐流;但有些人则技高一筹,开始懂得了坦然面对、泰然接受。在这种心态下,所面对的压力其实并没有比前者小,但因为自己心态的逐渐平和,却放下了很多包袱、愤懑、积郁,心态平和了许多,反而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见过那河流中的轻舟吗,可以随浪起伏,也可以随波逐流,一切渐渐变得淡然了。

第四个境界是——原谅:

其实,学会了接受,很有可能是你已经选择了“原谅”。这种原谅,既包括对得罪你、伤害你的人,也包括原谅了自己有心无心之间犯下的一些过失。

人只有在惭愧才会自我反省,只有自我反省才能知道自己的错误,只有知道自己的错误才会加以改正,这就是所谓的“修行”,而要做到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忏悔”。“忏”就是说出自己的过错,“悔”就是悔过,表示下不为例!透过忏悔就可以知道自己过错,同时加以改进,这样用于洗刷自身的罪过,让灵魂变得更加纯净!

惭愧忏悔之后,你会渐渐学会了“原谅”。

人生要快乐,一定要学会原谅,原谅别人是为了成就自己,原谅别人我们才能不再受到伤害,因为在人生当中我们总会在无意中受到别人的伤害,或者我们也在无意中伤害着别人。人生中很多事情,你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大”,但放在历史长河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些事而烦恼。

学会原谅别人,也要学会原谅自己。等你跳出一些心灵上的桎梏之后,或者说等你成长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许多的“错”,其实并不是错,真的就是一种磨砺,就是人生成长的一种催化剂。没有这些经历、没有这些“错误”,你有可能永远都成长不到现在的这种高度。

古人说人不风流枉少年,其实人不犯错也同样枉少年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锤百炼,精铁成钢。

第五个境界是——感恩: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心的成长,渐渐地明白了,这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在帮助你蜕变,帮助你羽化成蝶。你所遭遇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遭受的挫折和打击,这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你去感恩,是他们的共同存在,才有了今天的你。
 
感恩,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境界,境界低下的人,是很少有感恩之心的。而当你成长到一定高度之后,你才会发现,原来值得你感恩的人或事竟然会有这么多。
 
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你对一个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够亲密的人给予你帮助所产生的一种亏欠心理。感恩是对亲人朋友的一种回馈心理。对他人给予的恩惠表示感谢。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

感恩生活的一切,这是一种洒脱,更是一种超越。

第六个境界是——享受: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不对,再多努力都白费。这是笔者一向都十分欣赏的两句哲言。

如果能学会享受,那我们的心灵就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自在不是任性、不是叛逆,不是你想干嘛就可以干嘛,而是你可以想不干嘛就可以不干嘛!人生要活的快乐就必须学会享受,学会享受意味着学会感谢,这样我们就可以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

什么叫享受人生?

某些人可能会认为,享受就是吃喝玩乐、过着吃了睡睡了吃的舒适生活,又或者到处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尽情快活。毕竟人生苦短,须得及时行乐。

这样的生活是享受吗?平心而论,确实也可以算。但那种纸醉金迷、灯红酒绿之间的生活,其实只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本能依恋,却与我们所说的“修行”无甚关系了。我们所说的“享受”,是指在原本“辛苦忍受”“淡然承受”“泰然接受”的基础上,又多了一层境界,“欣然享受”。

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很多种,有的悲观,有的乐观,有的消极,有的积极。

悲观消极者,很容易怨天尤人,还有可能“遁入空门、不问世事”;而乐观消极者,则觉得世界上虽然苦难重重,但大体上还是充满了各种愉悦幸福和希望的,需要去尽情享受这些快乐。

但是生来就很乐观、而且一直都这么快乐愉悦的人并不多,也许只有那些真正的傻子或者小孩子才能做到这样,“无知者无畏”嘛。对一个正常人而言,经历过这世间的种种磨难、诱惑、压榨、欺瞒、悲哀、烦恼、困惑之后,很难再保持住过往的那种纯然无瑕的心境。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修行,来提升自己的境界了。

人需要在这纷纭俗世中,寻觅一些能让人在离世之后不产生懊悔,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选择一种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做自己能够感到愉悦的事情,让生活变成一场爱和美的追逐,算是参透人生的不二之选。

要真正悟到这一点,是需要人生历练的。比如在陷入挫折的时候,当情绪波动,或者事态严重时,我们无法置身事外,超脱于世,能在面对逆境的当下,不怨天尤人,积极向上。如此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经历一些大起大落,不积累些许光阴,无法下意识地做好。当然也急不得,就这样慢慢来,一点点去接近,或许有一天,就豁然开朗了。

而当你豁然开朗的时候,你就开始懂得这些苦难,都是你获得快乐的一些源泉,甚至苦难本身都是一种享受。

第七个境界是——超脱:

文学也好,艺术也好,武功也好,走到一个极致的高度之后,都会出现一种“返璞归真”的领悟。

比如:李白被誉为千古诗仙,其诗意之洒脱,境界之空灵,都原非他人能及,故被誉为诗仙。但是,他的许多诗作并非那种文采盎然、精彩纷呈之作,而是平淡无奇,通篇大白话,比如千古传唱的《静夜思》便是如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完全可以称得上打油诗的大白话作品,为什么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赞誉?仔细想来,其实这就是一种返璞归真。

又比如年轻时的白居易,风流倜傥、文采飞扬,但是到了后期,原本华丽的文风却越写越平淡,而且常常是写完一首诗篇,就拉着街头的认不得几个字的老妪听他读诗,如果老妪表示听不懂,那他就去反复修改,尽量去掉那些晦涩难懂的字眼,直到改到老妪听懂为止。其实,这同样是一种返璞归真。因为真正境界到了,你根本用不着堆砌那诸多华丽的辞藻,平铺直叙的字眼之中,同样有意蕴无限。

金庸小说里写神雕大侠杨过练功的一段经历,在海潮之中练剑。那柄重剑最初挥舞之时,毫无动静,即使偶尔泛起了些许风声,也必然会被大海的呼啸所淹没。但是渐渐地,随着他的武功增长,潮声已经渐渐难以掩盖他的剑气了;然后又一段时间过后,他的剑气又再一次被潮水声所掩盖。而这个时候的他,并不是因为内力又退化了,而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道德经》里说:“大音希声,大象希形”,其实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艺术界里也有同样的说法,也就是耳熟能详的“三重山”境界。最开始学画的时候,对着山去临摹,有棱有角,山就是山。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有了很多新的感悟,眼中所见的山已经有些不一样了,而笔下呈现的山,也和从前迥异。比如以前着重的是山形山色,现在着重的是山中的生灵、云彩、意蕴等。这个时候,就是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了。而又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山还是那座山,但是如今再画出来的山,已经把前二重的山形山色以及山中的生灵、云彩、意蕴等统统结合起来了,这个时候再画出来的山,形状虽然可能还和从前差不太多,但是其中展现出来的感觉,却远比从前丰满得多了,充满了无穷想象的空间。

而做人的修行,其实也同样会走向这个返璞归真的境界,我们称之为“超脱”。

佛家说:佛门广大,只渡有缘之人。其实这个有缘,说的就是这个“悟性”,冥顽不灵者,是永远悟不到佛的真谛的。什么是佛呢?其实你如果真到了这个返璞归真的境界,从承受、忍受、接受、享受,再到懂得感恩、超脱,你就成佛了。

修佛也好,修道也好,修的就是自身,修的就是本心。至于那些磕头烧香拜神仙,又或者去教堂做礼拜,去庙里观里出家,这些都仅仅是形式而已。心未修到位,你就算在庙里住一万年,那也成不了佛。而如果你真的有了佛性,有了高境界的领悟,你就可以做到大隐隐于世了。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超然,什么都放下了,经历过一切之后仍然保持赤子之心,那是最难得的。就好比《神雕侠侣》里的老顽童。八九十岁的老头,看着疯疯癫癫,整天嘻嘻哈哈,这种活法,其实才真个洒脱,当然,也鲜有人及。

“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看似调侃,其实却是一种人生的至悟。

当然,这里指的并非是无知无识的傻子,而是一种红尘看破却不失落,沧桑领略却不忘却的境界。

在西方的传说中有七重天,那是至善之地;而你经历了这人世间的一切磨砺修行之后,同样可以寻找到自己的七重天,那是极乐之源。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9 19:14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