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庭前定计
唐瑶华来此之前,一路思索,心中早有计较,各个方面的事情都已经考虑周详。
应龙氏早有族规,族中人不得在外族朝廷之中任职,这虽然对应龙氏自身的发展不利,但在无形之中却解决了姬发和其亲信的一个隐忧。与应国结盟之后,彼此间并无名义上的统属关系,而是一个借助对方影响力和军力震慑周边敌人的无形关联。
对应国来说,他们如今最大的忧患,就是羌方、鬼方、西犬丘三族联手,对应龙氏的领地虎视眈眈。应龙氏本来是与世无争的,但很多时候世事并非一加一那般简单。唐瑶华的父亲唐衮恪守祖训,也严令族人遵循古法,千年来早养成了习惯。可即使如此,应龙氏族人也从没有远离过战争,不说上古之时和炎黄部落的惊天一战,即使是最近几十年,应龙族和周边三族的大小摩擦也从没断过。
唐瑶华和族中荀子纲虽然各种不对眼,但在这个方面上却是出奇的高度一致,他们都认为应龙氏的传承要保存下去,适度的对外发展还是必要的,所以他们也不应该总是一味的防守。毕竟应龙氏族人虽然各个勇猛强悍,但如果永远只是固守,终究有一天会被攻破。之前由于种种原因,羌方、鬼方、西犬丘等部落衰败,而经过这许多年的休养生息,他们已经渐渐发展起来,对着夹在三方之间的应国蠢蠢欲动。所以唐瑶华也好,荀子纲也好,都认为有必要放手对这三族来一场大战,却被父亲唐衮以祖训不可违背多次否决。当然,父亲也绝非迂腐守旧之人,他也知道三族和应国早晚躲不开一战,所以他也思寻外力相助,不过他考虑的不是邻近日益强大的周国,而选择了另一支相对强大的势力犬戎。
唐瑶华很不能理解父亲的这般考量举措,私下里和姐姐达成了共识,寻找机会与周国结盟。对她们姐妹来说,如今最强大的势力自然是霸主商国,但商国气势已然渐衰,而曾经只是商朝数百诸侯国中的一支周国,却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气势。虽然姐妹俩以及族中其他多人,都有了要与周国结盟的想法,但始终未得其便。
如今姐妹俩凑巧救下了周王亲信宫正萧易,又从其口中得知了周王也正在寻找应国的时候,这无疑正是一个天赐良机。有了周国的助力,两国结盟,这对三族来说,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震慑。如果他们就此息兵,那是最好,也满足了父亲不动刀兵、坚守古训的初衷;即使干戈难免,有了强大周国的帮助,那也倍添了胜算。
而对周国来说,能与应龙氏结盟,也同样是件非常合算的事情。姬发有心要替祖父报仇,要救如今深陷囹圄、生死不知的父兄,迟早也要和商王连场大战;即使自己并不欲起兵造反,但日渐强大的周国也早被商庭猜忌,多方掣肘,连续两任周国侯王被朝廷所害即是明证;如今周军连续遭遇犬戎、羌方偷袭,其背后只怕也有朝廷挑拨的因素。如果不解决这些异族,让他们在旁牵制,周国一旦兵发朝歌,后院起火,自成心腹大患。如今应国主动提出要与周国结盟,以应龙氏人的强悍,自然能够镇压住这些异族。
对两国来说,这一场结盟,无疑是合则两利的事情,唯一的担忧,就是应龙氏人如果过于强大,日后无法压制,那就很不愉快了。如今唐瑶华自己提出,应龙氏人仍然将恪守族训,不在朝廷为官,更欲对其图腾神邸金睛紫翼鹰发下誓言,只是借助周庭之威,一统周边部落,而应龙氏人仍将固守原来领地,偏安一隅,坚守传统。
得到唐瑶华的许诺,姬发自是大喜,但也仍有隐忧。毕竟如今唐瑶华名义上是族长二女儿,但在结盟一事上,与其父唐衮是有很大分歧的;而且唐瑶华也需要周王给自己一个承诺,日后若是结盟统一了羌方、西犬丘、鬼方乃至犬戎等部落,又如何保证周庭能让应龙氏继续偏安下去;而不是兔死狗烹、倒戈相向。
姬发倒也极为欣赏唐瑶华的坦诚,亦许下誓言保证荣辱与共,不过作为回报,他另外提出,要与唐衮亲自面谈一次,一来他是想从应龙氏族长那亲自得到保证;二来他也极为好奇,唐瑶华的设想于情于理,对应龙氏来说都应该是个最好的选择,为何其父却要选择与犬戎结盟,而不是相对更为强大的周国。唐衮的想法,就连他的两个女儿都不甚了然,又何况姬发等外人?
姬发要与其父见面亲谈,这事在于情理之中,唐瑶华也早就设想过,丝毫不意外,一口便答应下来。以自己对父亲的了解,虽然她并不明白唐衮为何选择了犬戎,而不是之前她与姐姐唐玉莹多次提及的与周国结盟,但是她也知道,如今自己既然代表了应龙氏族与周国达成了口头盟约,父亲不再会坚决反对,他会同意自己的请求,来与周王姬发做一次结盟面谈的。
听完姬发的邀约要求,唐瑶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让姬发也十分高兴,如今气氛自是大为融洽;不过为防万一有变数,所以周国和应国的盟约协议暂时不外泄,只有姬发、唐瑶华以及姬发的两名亲信,征西大将武安、太祝徐澄知道;当然武安的父亲御事大夫武同也是姬发十分信任之人,他如今并不在周国都城之内,等他回转,自然也可以告知此事。
达成初步协议后,唐瑶华再将自己心中有关两国结盟的设想一一说了出来;而姬发、徐澄、武安三人,也站在周国的角度,对这些设想进行了分析补充和修改,使之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计划。草拟计划后,双方结盟之事就算有了一个可喜的开始。
本来姬发还想多留唐瑶华几日,让她在周国都城内到处走走看看,更多了解周国的情形;但唐瑶华也急于回返族内,告知族人这个结盟的消息,并派人去犬戎找回族长唐衮,再三请辞。而姬发也有点挂牵尚在应国养伤的宫正萧易,见唐瑶华返转族内之心甚为迫切,于是也就同意让唐瑶华暂离,命武安亲自率领三百人马护送唐瑶华回转应龙氏。
但却被唐瑶华婉拒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并不近,有数百里之遥;一来也是担心尚未得到父亲许可,怕有意外,还是由自己先回到族内,禀明事情经过再说;二来自己单人独骑,不容易被人发现,如今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区区三百兵马也没多大用处,反而容易招致攻击。
姬发思量再三,同意了她的要求;然后根据之前的定计,先吩咐徐澄、武安等人,早做安排,准备日后的结盟大典。
这边暂且按下。却说唐瑶华此行极为顺利,和姬发成功会面,草定了盟约,完成了自己初步计划,兴高采烈地往族中回转。本来她有神鹰随行,但是因为之前并不知道能否顺利见到姬发,也不清楚谈判到底需要多久,神鹰在草原上自由惯了,让它在周国都城里待着多有不便,所以进城之前,唐瑶华已让神鹰先行离去。如今就只有自己快马独行了。
心中自在,步履轻快,那座骑也似是感应到了唐瑶华的快乐心情,扬鬃高嘶,一路疾驰,数日后已经接近了族中领地。看到那熟悉的地方,长草曳地,繁花点缀,白羊如雪,清清溪水蜿蜒于碧绿草毯之上,唐瑶华心中更是舒畅。
她一声清啸,声闻远近,这是在召唤那头神鹰呢。这头硕大的神鹰,在草原上也是鼎鼎有名的,生性倨傲,对大多数人都爱理不理,即使是应龙族里的其他重要人物,比如唐衮、姚丞渊和荀子纲等人,却唯独对唐玉莹和唐瑶华另眼相看。草原上的苍鹰甚多,大多独来独往,野性十足。但草原上的好猎手,却知道这鹰若是能够驯化,会是最好的帮手。于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驯养野鹰。
各族都有驯鹰、养鹰、放鹰的各种手段,应龙族乃是草原上最强悍的民族,其驯鹰手段更是首屈一指;不过对于这极为罕见的金睛紫翼鹰,却连应龙族人都毫无办法,只能看着其在高空中自由来去。千百年来,能够被应龙族人驯服的神鹰屈指可数,所以才被应龙族人一直视为神鹰图腾,不同一般的老鹰看待。
而如今的这头神鹰亦不例外,这神鹰已经活了四十来年,年纪比族里的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要大,很多人都曾经想过驯服此鹰,却始终无能为力;但唐玉莹出生后,这神鹰却似乎有所改变,放下了之前倨傲的性子,而屡屡来到族中上空,低低盘旋,似是要与人亲近。而过了两年后,唐瑶华出生,这神鹰性子的改变就更加明显了,竟主动降下了羽翼,到了族中祭祀的神坛停留。
族人惊喜万分,也知道了这二女有些不太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