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篇
国家要强盛,内因很重要,也要注重对外交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外部环境可以说是危机四伏,真正的朋友少之又少,潜在和直接的敌人却很多。这些敌人或者对中国的领土、资源虎视眈眈;或者觊觎中国的财富和市场,时刻准备掠夺;又或者害怕或者嫉妒中国的崛起,希望能用各种手段限制中国的发展。
面对这种种险恶和危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和内忧一样,要解决问题,必须还是要首先找准问题出处,然后再寻找合适的应对方案。
没有永恒的敌人或者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名言,确实是国际交往中的不二准则,也可以成为中国处理外交的主要原则。但是, 要记住,所谓的利益不仅仅只是经济利益,还包括很多方面,如果仅仅只是用金钱来维系关系,这种友谊不但太脆弱;而且相当的愚蠢。
而沉浸于金钱外交,正是如今造成中国外交困境的一个原因。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不靠所谓的普世价值,也不靠纯粹的经济利益来维系,而是时刻遵循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虽然说随着科技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合作增多,有点朝向地球村方向在发展,但弱肉强食的本质仍旧没有改变。
应该明白的是,只要国家一天存在,民族一天存在,这种本质就不能改变。所以制定外交政策,必须时刻遵循丛林法则,只有先自强,才能让人家正视。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基本上都由儒家思想主导,儒家思想主体上来说,是一种追求相对平衡和谐的社会,就是在绝对中央集权的统治下,维系一种社会稳定。所以很多时候,儒家文化主导的国家政权,往往强调维稳、强调守成、强调友好,甚至是乞和求好,而不主张强势外交。
如果全世界都信奉这种中庸和谐的文化理念,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倒是挺不错的;可惜不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信奉强权当道,欺软怕硬。中国的忍让和宽容成了外人眼中的软弱可欺,这是中国外敌无数的一个根源所在。
放眼中国周边,不管强国也好,弱国也罢,统统都对中国的领土有所觊觎,这在全世界也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中国地域广阔,邻国众多,历史遗留问题无数,这都需要一个富有远见的外交政策,才能逐步梳理清晰,形成有效的外交态势。
对于周边的国家,大致可以这么分类。友好邦国、普通邻邦、敌对势力。
友好邦国是必须大力维护的,不过中国的友好邦国却太少了点,铁杆的不过巴基斯坦一个国家,朝鲜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盟友,算不上中国的真心朋友;中东倒有几个富朋友,比如沙特;另外就是因为历史缘故而结交的朋友以色列。友好的国家大力发展经济来往和政治高层交往,是没错的,也不需要太多的改变。
普通邻邦,基本上都是些与中国不直接接壤、或者接壤面积很小,也没有多少历史遗留问题的国家,这类国家保持目前的交往状态即可,也不需要太多改变。
需要重点提的是那些与中国处于敌对的势力。这其中也可以分为三类来进行。
一类是世仇,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日本。日本这个国家侵略成性,是一个不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对日本的政策需要大幅度调整。
日本虽然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但却在日本本土发出了另外的芽苗,受本土领土和资源的局限,加上对中国文化的觊觎和嫉妒,日本对于中国存在亦爱亦恨的观感,日本渴望在各方面都能赶超中国,甚至希望能吞并中国,让中国的经济、文化、领土,各方面都被日本人所拥有。这是一个不可能与中国友好的国度。但是中国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日本的野心,中国政府不但对日本缺乏足够的提防,甚至存在一种严重的媚日情结。中国对日本的软弱和示好,成了日本人眼中的软弱可欺,甚至是愚不可及。
日本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敌人,需要大力提防。
对于日本的政策,应该是以防范为主,交往其次,对于日本这个将欺软怕硬精神发扬得淋漓尽致的国家来说,他们只相信强权,只服从强者。
但是,需要重视的是,中国如今的军力未必能稳胜日本,对日本的军事打击需要慎之又慎;但是,可以从经济、外交方面对日本做出制约,日本对于整个亚洲来说,都是一个潜在威胁。中国应该大力宣传日本威胁论,让整个亚洲都对日本产生戒心,而不是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被动挨打,防不胜防。
第二类是直接利益冲突国家。其主要代表为菲律宾、印尼、越南等。这些国家的普遍特征都是对中国采取蚕食和麻雀战术手段,对中国的边远疆域和资源进行侵吞。
对于这类国家,中国应该在必要时期采用雷霆打击的手段,进行杀一儆百。这些国家的自身军事实力并不如何,虽然背后或多或少有美国的支持,但中国只要决心够大、打击够快捷,美国不可能会因为这一点点领土纷争的局部战斗,而与中国全面撕破脸的。杀鸡儆猴,对于这些周边的宵小国家,会产生足够的威慑。
第三类为利益和纷争共存的大国,主要是北方的俄罗斯和南方的印度。
俄罗斯和中国有着共同的敌人美国,在应对美国的威胁方面,中俄是可以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双方的资源和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可以成为相当不错的双边贸易伙伴。但需要重视的是,俄罗斯对中国的领土同样存在巨大的野心,是不能不加以防范的。俄罗斯只能成为中国的反美同盟,但并不是能成为真正朋友的友邦。
印度大发展要比中国缓慢,和中国一样也存在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民族矛盾。其实就很多方面来看,中国和印度都有着太多相似之处。中国和印度的主要矛盾在于一些边境纷争,以及国际竞争。同样是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同样是通过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样是生产力落后、科技创新和占有率不高。就这个角度而言,中印应该是可以结成战略同盟的。
对于印度,中国可以考虑多加以笼络和表示友好,适当减少敌对和仇视,共同抵御美日等强国的虎视眈眈。
周边的态势大致如此,然后要将视野拓展开去。首先必然是美国。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在各方面都被美国远远甩在身后,美国虽然对中国动作不断,威胁不断,但中国只能隐忍。
不过隐忍不表示就甘心服输,中国应该一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和对美国各方面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拉拢美国的敌对势力、打压美国在亚洲的胁从势力等手段,来维系一种微妙的平衡。让美国疲于奔命,不断拉长补给线和加大关注面,通过经济方面的损耗,来降低美国对中国的威胁。
尤其需要重视的一点,是中国必须要减持美元债券,不能再让中国人的血汗钱为帮助美国发展服务了,大幅减持美元债券,不仅仅是减少自身的损耗,同时也是一种无声的威慑。这对提升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都有所帮助。中国应该将经济交往重点逐步由美日转向欧洲、澳洲和亚洲其他较发达国家,让中国的发展更为均衡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