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难改终须改
乡音难改终须改
文/大道不空
一晃眼二十年了。
二十年前,我就因为求学,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湖南小城——邵阳。虽然读书的地方离家乡并不远,只是湖南的省会长沙而已,但湖南山势纵横,各个地方说的话都不一样,长沙和邵阳的话也是大不相同,因此,开始放弃了过往的口音,而以普通话与同学们交流。
毕业后,南来北往的闯荡,去过山东、去过广东,最后留在了上海。离别家乡既远,一直又混得不咋的,常常是有一顿、没一顿,所以也就没了和过往联系的意思;再加上屡屡迁徙,常常搬家,这联系方式换来换去的,渐渐就丢掉了从前的所有同窗的联系方式,大学也好,高中也好,统统断了联系,更久远的初中、小学更不必说。
虽然断了联系,也不欲联系,可这心里的怀念挂牵,却始终是少不了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次的梦回家园、重见同窗,可是总归是淡了感觉,减了旧情,也改了乡音。
时代的大潮风起云涌,原来各方面还算过得去的老家——邵阳,却在这个改革的巨大冲击下变得日暮西山,同学们也都渐渐离开家园,往相对繁华的地区寻找自己的梦想;自己居住的地方,左邻右舍们也大多不见了踪影。回了几次故乡,始终找不到故友(当然,因着自己的缘故,我也没刻意去寻找,只是一切随缘罢了。)罢了罢了,既然我已在异乡扎下根基,这一切就让它过去吧。
可是,事隔多年之后,这一切忽然全部改变了。
短短一年间,先是大学同窗找到了我,然后很快就建了一个群,很多久违的名字出现在了这个群之中;紧接着,初中和小学同学也找到了我,一样的套路,一通电话闲聊之后,又加入了一个同学群,见到了更多的同学(俺初中和小学的同学很多都是重复的);再然后,离别最彻底、一个也联系不上的高中同学又找到了我。然后很快就有了一次小规模的聚会,就在我现在居住的上海。
原来好些同学就在上海打拼,可惜之前完全不知道。
算起来,从高三毕业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咯。
高中同学小聚之余,又提出了要在年底搞一次大规模的全班聚会,因为他们神奇地居然找齐了六十五名旧日同窗,即使是现在如此发达的通信社会,能在短短时间内找齐全部同学,还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失去联系太久了啊。
同学们很惊喜,聊起来也是各种感慨、各种温馨、各种欢乐,可也多少有了些相对陌生的感觉,大家虽然仍是说着家乡的话,习惯于吃着家乡的菜,可也有一些同学,渐渐忘却了家乡的语言;就是我自己,虽然家乡话并没有忘却,但是似乎也是更习惯于用普通话来表达。至少我在网络上,使用的语言始终是普通话。
同学聚会很值得期待,可短暂的聚会过后呢,大家仍然要延续如今的生活方式,还是要离家乡、离过去的生活越来越远;虽然心里的挂牵始终存在,可乡音,终归一日还是要衰减退去的。
心间故事早湮埋,重聚依稀添感慨。旧梦前尘虽未逝,乡音难改终须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