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资料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3
发表于 2008-1-3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借来,未通过作业认可)

本讲义由大蒙校长撰写并经多位老师修定而成。红色字体是云渡野桥老师的体会。这里讲的“对联的谋篇”主要是针对成联创作而提出的,如果是应对可以承接上联句法,不用单独运筹帷幄。



第一节                    立 意 明 确

云说:意有两层:一为意思,二为意境。此处“意”指全联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非意境。更确切说是立题,作联如作文,应该主题先行,然后根据主题安排材料和词句。

    诗以意为主,楹联也如此。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指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全铺锦帐,寓意则灵。”意,就是楹联中的“题旨”,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一副楹联,不仅要寓意明确,还要立意高远、精神。古今名联,或言及风物,或追溯历史,或以文采见长,或以技巧取胜,而成佳构。如清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云说:此联上写实,下由实抒情。

    此联独辟蹊径,写风景,言简意赅,只在出句点破而已。下联笔锋突转,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立意也就在于此。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

    立意,也叫命意,是对联之前提。对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因此,作品首先要做到主题明确,意象清晰,概念具体。你要写什么,怎么写,均在立意之中。应该说,艺术的提炼往往来源于笔前的立意,点晴之笔往往来自于熟虑的思考和机智的文采。请看山海关一联:

群山尽作窥边势;
大海能销出塞声。

云说:在题写风物时,通常要抓住该风物的本质特点,上下围绕实物发生联想,而少于发表自己的情怀,也就是言物之情而非人之情。当然如果是言志联另当别论。

    联语道出“山”、“海”之气势,巧用“窥边”、“出塞”二词,拟戍边将士,透出了山海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负荷的重要性。作者犹如向人们述说历史,把人们牵回那烽火硝烟的岁月之中。立意可谓高妙、奇绝。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之上品。

    1、立意正确,体现时代精神

云说:所谓具有时代精神就是要新和贴近当前社会背景。新一是意思要新,二是词要新。用老词写新意尚可一观,用新词写老意别有滋味。今年春晚的获胜联大多是老词写新意,围绕和谐展开。老词如:华夏,神州,春风等。

    时代精神,指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不同时代的思想面貌是不一样的。一副好的对联应给人以健康的情感,正确的思想和时代气息。在立意上要做到:要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要歌颂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全局观念,要站得高、望得远,不拘泥于个人和得失恩怨。写风景名胜,写祖国江山等等。

迎来科普队奔向小康村 (联都大蒙)

金鸡鸣两岁科技富三农 (联都大蒙)

金鸡报晓迎丰岁丹凤朝阳奔小康(联都大蒙)



科技振三农,堆金积玉文明传万代,益子利孙 (联都大蒙)

本人的这几副春联,基本上反映祖国大江南北富有时代特色的农村面貌。



然而,有一些联,则是非常陈旧,是“老掉牙”的了,如:

财丁两旺;
富贵双全。

一看就比较陈腐,是过去那种:“七男三女”的多子多福,大富大贵的旧观念。且与现在的计生国策不相符,没有时代感。

    2、立意鲜明,态度明朗

创作对联,要立意鲜明,态度明朗,爱什么,恨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表达清楚。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岳飞墓联,上联歌颂岳飞之“忠”。上联痛恨秦刽之“佞”,态度非常鲜明。

才过小龙年,又催千里马;
曾经大风浪,更上一层楼。

这是1990年《太原北郊报》春节征联获得一等奖的联。作者通过这副对联,表明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



3、立意新颖,不落俗套

创作对联,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重复别人写的东西。

风景共楹联一色;
人文与经济齐飞。

这是2004年11月,在南昌首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节目表演中,反复朗诵的一副佳作。作者能在《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中化解出来,赋予时代和南昌新十景的内容。非常巧妙,不落俗套,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推崇。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4
发表于 2008-1-3 1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二节     取 象 真 实
云说:象为意之表,意象是意境表达的载体,也是联句情与景的交融。


取象,或称物色,就是选取意象,这是在楹联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即是楹联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景”就是我们说的“象”。

    要做到取象自然真实,首先要对所写的对象要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是用语要切人、切事、切情、切地、切时。

对联的切题方法:

云说:对联切题巧妙在于虚实结合有致。写物,常规写法是上下联皆写物的外貌形状,略高一筹的是一句状貌一句写质(用途、特性),若无状貌而尽显物之特性者为妙。写人写事,应该一实一虚。一句围绕人或事,一句抒情议论。如果是长联上下联皆可在前分句后分句间安排虚实。

1、抓住所咏的人、物、事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楹联创作。如:

利国利民真壮士;
伟基伟业耀蓝天。(联都大蒙)

这联作于2005年春节,是为航天英雄杨利伟先生而写的(见《中国楹联》2005年第一期)。杨利伟是航天英雄,他的事业就在蓝天上,联中紧扣了“蓝天”和“壮士”这两个特定“景象”,基本上做到切人切时切事。

2、将所咏的人、物、事巧妙置于联中,写出特色。

特等奖

国越千年,际逢六合,听今日鸡鸣三省
商拥四海,城发多元,看河东凤举九天(《联都》网友(江西) 潘一之)

这是《联都》网友(江西)潘一之先生在河东“今日国际商城”海内外有奖征联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联。联中嵌了“河东今日国际商城”,非常自然。此联主要反映了商城特色和河东风貌及地临三省的特点。联作应积极向上、内容健康、立意高远、雅俗共赏、富有文艺色彩,符合对联格律,尽可能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的商贸气氛有机结合,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通俗的语言文字精巧结合。用对联这一传统的文学艺术奇葩,显示商城的广告宣传效果。

又如,广州市韩江酒楼上的一副联:

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这副联巧妙地引用了与诗酒有紧密关联的四个历史人物:韩愈、刘伶、江淹、王粲。在对联的首尾嵌入了酒楼名“韩江酒楼”四个字,十分贴切。



第三节    言志 高 远





      舜帝曰:“诗言志,歌咏言。”这是在说诗体的文学宗旨。楹联也同样如此。诗不言志,作者无法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志向、情趣抒发出来,从这一点说,“志”应是诗的灵魂,联与诗同在写法上,言志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的表白,一种是无意的流露。前者如清代彭元瑞写的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虽然是旧时代的勤奋苦读心态,但是对于今天来说,同样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

再有如长篇小说《红岩》中革命志士为牺牲难友龙光章同志献出的一副挽联: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
作千秋雄魂,死不还家。

辜鸿铭集苏轼的一副对联则属后者: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周策纵的集词联,似不自觉的无意流露,然而最能看出人物的思想情趣。请看:

别来风月为谁留?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啼到春归无处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孟子在论诗时曾提出过“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两种读书方法,前者是说只有全面理解了作品,才能了解作者的思路;后者是说要读懂某作家的作品,一定对其作者的身世有所了解才行。两者相互为用,会对我们欣赏对联大有帮助。在对联创作过程中,要遵循“诗言志”的宗旨,强调写作态度端正、严肃,因作品一旦写出,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处理得不好,轻的闹出笑话,严重者还会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抒情 真 切





      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可“直抒胸臆”,谓直接抒情,亦可“寓情于景”,谓间接抒情。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的某种共同感情,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晋朝陆机就指出过“诗缘情”之说。他说的情乃是指人们的心灵意绪,它包括人生悲喜之感,而以真实感人作为其审美之特征。请看周作人挽马隅卿联: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马隅卿为北大教授,是周的故友。上联写二人前一天还一道观灯,仅隔一个梦(即一夜)就病逝了;下联写自己在风雨中转侧不安的情绪。联语洗练,既不写逝者生平之业绩,也不写自己悲痛欲绝的伤情,而只写一方空间,以小事托出,极富诗意。此深情笃意完全是自寓情于景中道来,此种写法属于间接抒情。还有一种抒情手法既不属于直接抒情,又不属于间接抒情,从字面上看似通篇写景,无一字涉及主观情绪,但作者思想感情已在不尽然中融化在其中了。如山东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联中不掺入任何主观情绪,只将此地现实风景以直接的手法托出,俨然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无“诗兴”之作。试问,如果作者没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心情,又怎能写出这样饱醮情感,寓意舒展的佳作呢?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即是此理。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5
发表于 2008-1-3 1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对联的撰写方法(取自大蒙校长讲义)

   对联的写作方式,多种多样。几乎所以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如果全部介绍的话,应有100页书以上的内容,这里仅作简单介绍。针对个人来说,常用的写作方法只有几种或10多种,当然也有更多的。在10多天里是不可能全部学得完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今后联艺提高了,眼界扩大了,相信朋友们会逐渐掌握更多对联写作方法。




    一、集句式




    集句,就是把别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




举杯邀明月(李白句)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句)




    二、摘句式




    摘句,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偶句而成的。如:




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




    三、脱化式




    脱花,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而作成新对联。如:有名的联名为:




不明才主弃===多故病人疏




这是纪晓岗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稍加改动而成的。




四、创新式


    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扩联创新式,对句创新式,定题创新式,自由创新式。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我们这一讲主要是介绍整联的常用撰联方法。

对联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




    比喻法。如:勤是摇钱树==俭为聚宝盆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家。




    2、夸张法




    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3、衬托法




    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4、对比法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5、反对法




反对,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未许田文轻策马,

愿闻老子再骑牛。




    6、正对法




    正对的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

    7、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如:
  入流亡所====登岸舍舟(注: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均出自拙著《触闻集——佛教对联八百副》一书,下同。)
其中,“入流”与“亡所”、“登岸”与“舍舟”,就是句中自对。又如,“荣辱”对“是非”、“至高无上”对“微妙甚深”、“溪声山色”对“暮鼓晨钟”、“烦恼即菩提”对“微尘含刹土”、“如秤锤落井、砺石沉潭”对“纵仙术隐空、神通入海”等,不仅上下联相对,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当然,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8、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9、借对法



借对。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0、双关法




    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再如: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
怜子心中苦;
离儿腹内酸。




    11、用数法




    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五六月间无署气==二三更夜有钟声。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2、用典法




    用典——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还有引用搅动,假换称法,比拟法,同异法,增语法等等,不一一介绍了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6
发表于 2008-1-3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用字技巧




    1、析字法






析字联。所谓析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或分或合而成联。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2、合字法







如: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老字体)。二人土上座==一月日边明。







    3、复字法







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如: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4、叠字法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四化蓝图图图美===九州春色色色新。







    5、谐音法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童子打桐籽,桐籽不落,童子不乐==麻姑采蘑菇,蘑菇真鲜,麻姑真仙。







    6、同傍法







    同旁联。所谓同旁联意指联中采用相同偏旁部首。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广东东莞虎门联。)
三个土头考老者;
五家王子弄琵琶。
王老者一身土气;
朱先生半截牛形。
(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秀才默然。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湛江港清波滚滚;
渤海湾浊浪滔滔。
嗟叹嚎啕哽咽喉;
泪滴湘江流满海。
驱骚驶驽骜马骤;
植檀栽桂森木荣。
荷花茎藕蓬莲苔;
芙蓉芍药蕊芬芳。
寂寞寒窗空守寡;
俊俏佳人伴伶仃。
逢迎远近逍遥过;
进退连还运道通。
迎送远近通达道;
进退迅速游逍遥。








    7、重言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如: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毋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这副对联题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帝庙。上联重言“赤”字,下联重言“青”字,比为单字重言。也有以几个字为单结重言的,如:慕汉宋两完人,文章绝世,书法绝世;称巴蜀一胜境,琵琶有声,铜锣有声。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云阳张飞庙,上联重的“绝世”,下联重的“有声”,都是以两字为单位的。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的长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上联重言“声”,下联重言“色”,佛理通秀,妙不可言。




    还有拟声法,飞白法,析数法,应首法,等等,








参考资料:对联的机巧








1、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 ... ;ID=3944&page=2




2、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 ... ;ID=4235&page=2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7
发表于 2008-1-3 11: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对联的横批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如:“良缘喜结”、“花好月圆”、“佳偶天成”等,就是一些常用的婚联横批。横批的字词和内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总之,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     







               对联的标点
    处于现代汉语大环境中的对联,应当使用标点符号。至于与书法艺术结合时,则另当别论。凡对联都由上下联两组文义相关的对句组成,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决定了对联标点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决定了这种特点集中体现在上联收尾处的标点符号上。上联收尾处的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用逗号;多分句联用分号;某些多分句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其联尾则用句号;至于某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则无疑应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总之,应针对该联联意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过,上述理论上虽这么说,但在实践中,却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对联标点法不失为一个更加简捷的选择,那就是:上下联联中照常用标点,上下联联尾统一不用标点。另外,为使上下联保持形式上的一致,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对联的书写格式    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而左书写,下联要由左而右书写。上端要平齐,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門”字形。至于横批的书写方式是左起还是右起,也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依传统,在与竖写的上下联相配时,应是右起;但由于现代汉语的横写格式是左起,因此,现在也有人用左起。
   




               对联的张贴格式    在张贴、悬挂、雕刻对联时,也要注意: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这个格式不能任意改变。






    参考资料:闲话诗钟: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 ... p;ID=119&page=9




关于诗钟的文章:http://china-liandu.com/dispbbs. ... p;skin=0&page=1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8
发表于 2008-1-3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转帖] 意节说
以“意节”作基本元素,创建独立、完整、统一的联律


  

  作者:康斯馨(原载《中国楹联》2005第4期)

  一、“意节”及有关规定

  引进意节概念之前,先讲一下节奏。节奏原指音乐中强弱、高低、缓急变化组合成的细小段落。平时说的诗词的节奏(也称“声调节奏”或“音步”)是指声律单位,规定以两个字为一节奏。两个字中的第二个字称为节奏点。还有一个相关的概念是“意义单位”(也称“意义节奏”),王力先生说:“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他还指出:节奏和意义单位“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
  在对联中,如果也按每两个字为一节奏来研究,则对联中的五七言句和诗词的句式有类似的情况。那就是:一方面,节奏和意义单位一致的例子很常见。例如(“节奏”用“-”分隔,“意义单位”用“/”分隔,下文谈到“意节”时用“|”分隔。下同):
  未劈曹颅千古恨;
  曾医关臂一军惊。
  未劈/曹颅/千古/恨;
  曾医/关臂/一军/惊。
  ——徐州华祖庙
  万顷绿云秋麦蔚;
  千村红树杏花深。
  万顷/绿云/秋麦/蔚;
  千村/红树/杏花/深。
   ——河北行宫

  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五七言的对联句子的节奏和意义单位不一致的,例如:
  剪半岭闲云补衲;
  留一窗明月谈经。
  剪/半岭/闲云/补衲;
  留/一窗/明月/谈经。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

  在诗词中,不管意义单位如何,格律只由节奏决定。诗词格律中讲平仄、句式、粘对、对仗、押韵等,都以节奏为基本元素,以节奏点的平仄为核心。这样构建起来的诗词格律,有利于诗词吟诵时韵律和谐。但碰到节奏和意义单位不同的句子时,读起来表意就不够清晰了。对联作为一种韵律文学体裁,必须保证韵律的和谐。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在总结和创建联律时,可以引进一个新的概念——意节。
  “意节”,是指符合约定的、有一定意义的文字小节。既然诗词节奏是不管意义的,意节显然与节奏不同;意义单位只根据词语的意义(有时是语法成分)划分,不附带约定;而意节是有附带约定的。因此,意节和意义单位也不同。
  意节,是总结和创建独立的、完整的、统一的联律的基本元素。意节的约定条件基于以下考虑:一是使朗读对联时能产生明显的文字小节;二是这些文字小节读出来要停顿合理、表意清晰;三是划分的文字小节要有利于安排整句音韵的和谐。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可以对对联的意节作三条约定;

  1.以词或词组做基础,一般定二或三个字为一意节,特殊情况(如成语、不能拆分的专用词或其它词组)可放宽到四、五字。举例如下:

  九十二株柳为幕;
  九十二株/柳/为/幕;
  九十二株柳|为幕|;
  一百八声钟|到门|。
   ——吴恭亨题澧县组武女校
  例中“九十二株”为数量词组,不宜拆分,“柳”虽为独立名词,但句子中间的单字词不作独立意节(下述)。

  2.单字词在句首或句末时作独立意节,但在句子中间则不作独立意节,而要将其归并入相邻的词或词组构成意节。如:

  未劈|曹颅|千古|恨|;
  曾医|关臂|一军|惊|。
   ——徐州华祖庙
  座中排|无数|云山,都为|主人|添画稿|;
  窗外是|奔流|河水,能催|壮士|起歌声|。
    ——兰州若园
  上几例中,“恨、惊”等单字词,由于在句首或句末,作独立意节。而“排、添、是、起”等单字虽有独立意义,但由于它们在句中,我们规定不作独立意节而归并入前面或后面的意节。通常,位于句中的单字动词,如果后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节作其宾语成分的,从朗读习惯上可将其并入前面的意节;只有一个意节作其宾语的,可将其并入后面的意节。句中其它词性的单字词是归入前意节还是后意节,可据语意而定。

  3.三字句只作一个整句,不再拆分意节。如:

  为定慧|,为声闻|,布|金地|于祗园|,六通|朗彻|;
  或净名|,或缘觉|,转|**|在鹿苑|,五蕴|圆明|。
    ——河北大慈悲殿
  例中“为定慧”、“为声闻”、“或净名”、“或缘觉”不再拆分。
  每个意节的最后一个字称为意节点,意节点的平仄是联律平仄的核心。朗读对联时,意节点应有稍长的停顿。
  我们提出:总结和创建独立的、完整的、统一的联律,应以意节为基本元素,以意节点的平仄为核心。这样,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能使联意的明白、朗读的停顿、音韵的和谐统一起来;二是可以对前人创作的对联在联律上给予更大幅度的肯定;三是与诗律、词律、曲格律具有较大的兼容性(合诗词格律句子的基本上都合联律,合联律的句子大部分合诗词格律);四是打破了句式僵化的桎梏,句子可长可短,句式灵活多变,使对联比诗词更具活泼性和生命力;五是为多种艺术风格对联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六是可以将专用名词、成语、口语、甚至歇后语、泊来词入联,既丰富了对联的容量,又拓宽了对联创作和服务的领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三、联律的关键在出比

  对联由上下比组成。创作时,可以先写上比再对下比,也可以先写下比再对上比,先写的叫“出比”(习惯说成“出句”)。
  诗词的格律是全篇铸定的(分为两片、三片、四片的词也不例外),而对联则完全不同。对联的出比没有规定的格式,因此无谱可言,但出比合律是全联合律的基础和前提。我们讲联律首先要明确出比的规则。
  对联出比的规则主要包括:(1)各句中意节点的平仄安排;(2)自对和排比的运用规则;(3)多句联各分句句脚平仄的一般要求等三个方面。我们假定以上比为出比,表述如下:

  (一)各句中意节点的平仄安排。可归纳为三句话:句中意节点平仄交替;领字、衬字和句首的单字意义不拘平仄:运用特殊修辞手法时,意节点的平仄交替规则允许突破。现分述如下:

  1.一般情况下,句中意节点要符合平仄交替的规定。这和诗词格律有点类似,但诗词是讲节奏点平仄交替,对联则是讲意节点平仄交替。因此讲联律最基础和最首要的是划分好意节,并保证句中意节点平仄交替。而且要符合上比比脚一般为仄的要求。

  2.领字、衬字和单字意节可不拘平仄。领字,在词律中指“承领上下句式的虚字”,常见的有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也有四字五字领的。对联中,我们可以这样来定义领字:用以引出两相以上自对或排比句子(有时是词组)的虚字、词组或短语。衬字,指句中不影响句意的虚字。对联里的衬字通常是为了读起来更顺口、表意更清晰或加强语句的感情色彩。对联中还允许上下比句中对应处使用相同的衬字。我们讲单字意节不拘平仄是指在句子里,作比脚时则一般只许为仄。举例如下(例中的领字和衬字用〔〕表示):

  剪|半岭|闲云|补衲|;
  ——杭州五云山云栖寺(上比)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贤主|;
  ——南京玄武湖(上比)
  上例中“剪”为句首单字意节;“谁能作”为领字;“之”为衬字(僧按:这句莫名其妙,怕是原文错漏),均可不拘平仄。

  3.运用特殊修辞手法时,意节点的平仄交替规则允许突破。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江苏东林书院(上比)
  例中首句运用了不等相排比,排比各相的中心字“声”在意节点位置,因此意节点平仄不可能交替,这在对联中认为是合律的。
  除上述三点外,我们对五、七言句作个特殊说明:五七言句用节奏点平仄交替来确定的句式(即所谓“律句”),广泛用于诗词和其它韵文,影响深远。因此,在对联中,既允许用意节点平仄交替来安排其句式,也允许用节奏点平仄交替来安排其句式。当然,最好是能二者兼顾。
  何人负|贾博|才名,望|江上|祠堂|,万里|每萦|香草|梦|;
  此地是|燕山|旧址|,愿|乡中|贤俊|,大家|争折|桂枝|来|。
   ——北京长郡会馆
  例中全是五、七言句。其中四个七言句既符合意节点平仄交替,也符合节奏点平仄交替,二者兼顾了;两个五言句则不符合节奏点平仄交替(即平常讲的“失律”),但符合意节点平仄交替规则,结论是全联合联律。

  (二)自对和排比的运用规则。可归纳为两句话:自对或排比的成分本身要符合“意节点平仄交替”的规定:句中单字词自对时允许作者“假定意节”和“假定分句”。

  自对是指将对仗的手法用于对联的一比之中。可以是词自对、短语自对,多句联还可以句子自对。联中运用自对,有利于增强对联的意象美和音韵美,还可以从某个角度放宽另一比对应位置的对仗要求,使创作更灵活。排比是指将修辞里的排比手法用于对联的一比之中。可以是等相排比,也可以不等相排比。联中运用排比,同样有利于增强对联的意象和音韵美,同样可以从某个角度放宽另一比对应位置的对仗要求,使创作更灵活。

  1.自对或排比成份(词组、短语或句子)的本身要符合“意节点平仄交替”的规定。如:

  改|草衣|卉服|〔之〕观|,人间|温暖|;
  ——上海黄道婆墓(上比)
  例中首句的“草衣”与“卉服”自对,意节点“衣、服、观”平仄交替。
  仍从|水竹|开轩|,〔免辜负〕十里|春风|,二分|明月|。
  ——扬州小金山月观(上比)
  例中“十里春风”与“二分明月”自对,意节点“里、风”仄平交替,“分、月”平仄交替。

  2.句中单字词自对时允许作者“假定意节”和“假定分句”。 “假定意节”一般为两个字。此外,还允许在适当的地方“假定分句”。按“假定意节”和“假定分句”安排意节点平仄交替,有利于朗读对联时音韵和谐。例如:

  悲欢|聚散|一杯|酒|;
  ——敦煌阳光长亭(上比)
  上例“悲、欢、聚、散”单字词自对,我们可以将“悲欢”和“聚散”设为“假定意节”,使全句的意节点“欢、散、杯、酒”为“平仄平仄”交替,读起来音韵就和谐了。如果写成“聚散悲欢一杯酒”,音韵明显不和谐。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忘|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仰千秋|。
   ——成都汉照烈墓
  此例上比中的“祖、孙、父、子、兄、弟、君、臣”为单字名词自对,我们可自定每二字为“假定意节”,并将八个字从中间分成两个“假定分句”,读成“祖孙|父子|,兄弟|君臣|”,意节点平仄交替了,句意不变,但音韵和谐了。

  3.上比句脚的平仄安排。一比之中每个句子的最末一个字叫句脚,最后一句的句脚叫比脚。对联的句数是不受限制的,当一比有多句时,除一般规定上比的比脚必须为仄声之外,其它各句句脚平仄要错杂安排。但联律对此没必要规定硬性的模式。一般可袭用两条常规:(1)毗连的句脚同平仄的一般不超过三个(运用特殊修辞手法时例外);(2)上比倒数第二句的句脚一般宜用平声。如:

  笑呵呵|坐山门|外|,〔觑着〕去的去|、来的来|,皱眼|愁眉|,都是他|自寻|烦恼|;
  坦荡荡|载布袋|中|,〔休论〕空不空|、有不有|、含脯|鼓腹|,好同我|共享|升平|。
   ——扬州兴教寺弥勒龛
  上比句脚为“外、去、来、眉、恼”(仄、仄、平、平、仄),毗连的句脚为两连仄两连平,倒数第二句的句脚“眉”为平声。
  闭门|宛在|深山|,好花|解笑,好鸟|怡情|,尽是|天生|活泼|。
  开卷|如游|往古|,几辈|英雄|,几番|事业|,都成|文字|波澜|。
   ——广州陈园
  例中上比句脚“山、笑、情、泼”为“平、仄、平、仄”,毗连的句脚没有连平或连仄的。
  上面说的多句联的句脚安排常规,是指通常的情况,在运用特殊手法时(如入韵、句脚连用同字等)允许突破。如:
  细柳|何细哉?眉细、腰细、凌波细、且喜|心思|更细;
  高郎|诚高矣!品高、志高、文字高,但愿|寿数|更高。
  ——《聊斋志异.细柳》
  其上比句脚为“平、仄、仄、仄、仄”,句脚四连仄。

  四、下比格律

  对联的下比是上比的配偶。我们在上比符合联律的前提下,规定下比的联律就比较简单了。下比联律可归纳为四条:1与上比字数和句数相等,对应处意节相同、词性相同、结构相似、意节点平仄相反;2上比运用了自对或排比时,下比对应处也必须运用自对或排比;3上比中使用了同字时,下比要在对应的位置使用另外的同字属对;4下比一般不得使用上比用过的字。分述如下:

  (一)基本要求:下比与上比句数相等,对应句字数相等,各句对应位置的词语要意节相同、词性相同、语法结构相似、意节点平仄相反。因为上比的比脚规定为仄声,显然,下比的比脚就必须为平声。如:

  大地|少闲人|,〔谁能作〕风月|佳宾|,湖山|贤主|;
  前朝|多圣迹|,〔我爱此〕荷花|世界|,鸥鸟|家乡|。
   ——南京玄武湖
  全联符合基本要求。下比中间一句“我爱此荷花世界”虽然本身平仄按节奏和诗的律句一样,但它是以意节与上联相对的,因此我们应按意节朗读。
  座中排|无数|云山|,都为|主人|添画稿|;
  窗外是|奔流|河水|,能催|壮士|起歌声|。
   ——兰州若园
  上下联的首句为七言,如按诗词节奏点,均不合平仄交替,也不符上下联节奏点平仄相对。但按意节划分,符合意节点平仄交替,也符合上下联意节点平仄相对的规定。

  (二)上比运用了自对或排比时,下比对应处也必须使用自对或排比。此时,下比与上比的这些对应位置的对仗从宽。即:只要求意节点平仄与上比对应处相反,而词性甚至语法结构都可以放宽。如:

  悲欢|聚散|一杯|酒|;
  南北|东西|万里|程|。
   ——敦煌阳关长亭
  例中下比“南、北、东、西”自对,假定为“南北|东西”两个意节,以对应上联之“悲欢|聚散”。“南北东西”为方位词,“悲欢聚散”为形容词或动词,对仗从宽。
  仍从|水竹|开轩|,〔免辜负〕十里|春风|,二分|明月|。
  偶向|湖山|放棹|,〔好领略〕红桥|烟雨|,白塔|青云|。
   ——扬州小金山月观
  例中下比的“红桥烟雨”与“白塔青云”自对,以对应上比的“十里春风”与“二分明月”自对。

  (三)上比中使用了同字时,下比要在对应的位置使用另外的同字属对。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江苏东林书院
  下比五个“事”字对上比五个“声”字,位置必须对应,平仄相反。
  (四)下比一般不得使用上比用过的字。但允许上下比对应处交换重用。如:
  洞隐|重天|,天底天|、天外天|,天天|巧叠|天天|妙|。
  天生|秘洞|,洞边洞|、洞中洞|、洞洞|幽连|洞洞|奇|。
  ——作者题波月洞“一洞天”
  例中上下比的“天”字和“洞”字相互交换位置、重复使用,可作为上下比交换位置使用同字的例子。
  
  (文中缺第二个标题,杂志也一样,请作者和本站编辑人员联系核实)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9
发表于 2008-1-3 11: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浅说平仄

前言:

1、初学入门,行家请指正。

2、联律争议仍多,以下所言是目前主流规则,但不是金科玉律。入门之后,可自行吸收各家见解。

3、这是现代的产物,不能以此套看前人之联。

4、依联都惯例,不标示依古韵,今音要在句后标示“(今)”。古韵今音只取一种,一联里面不能混用。


【第一节:七言联出句、对句】

Q
今音:普通话第一、二声为平,第三、四声为仄。例如「妈麻马骂」,妈麻为平,马骂为仄。古音平水韵最后讲。

/上联:(下联跟上联相反即是)

平起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或

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

口诀一:246交替(逢双反!)S

例:山色苍茫书卷里;溪光掩映画图中

   仄 平 仄
   |   |
   |___|
    相同

例:半窗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
   平 仄 平 
   |   |
   |___|0z
    相同

  26相同,中间4相反?

※不是所有合律的句子都是246交替,譬如“意节说”,参考第三节。

口诀二:仄起平收

上联最后字要仄音,下联最后字要平音。

例:上联:山色苍茫书卷里
           仄
  下联:溪光掩映画图中
           平

口诀三:135不论38

整句第13字平仄可不论,5要看会不会造成三平尾或三仄尾。

口诀四:三平三仄尾犯忌!

例:山色苍茫画卷里      d
omr5H
                  仄仄仄-qV

     溪光掩映春图中-qV
      平平平

碰到三平三仄尾,第5字要论。仄改成平,平改成仄。


上联实练:
林花---------1林不管,2花平。逢双变反!接著第4字要仄P
。。经雨-------3经不管,4雨仄。逢双又反!接著第6字要平,尾字仄
。。。。春犹在----6犹平,尾在仄。5春,平或仄都不会造成三平三仄,可不论。


b

万里---------1万不管,2里仄。逢双变反!接著第4字要平

。。江山-------3江不管,4山平。逢双又反!接著第6字要仄,尾字要仄

。。。。来醉眼----6醉仄,尾眼仄。5来就不能不论了,换成仄音字会造成三仄尾。

应对实例:[

出句:万里江山来醉眼----下联平仄怎麽才对?--先标示246平仄。
 得: 仄 平 仄 ----再看尾字「眼」是仄音--那是征下联了~

对句: 平 仄 平 ----246位就跟上联相反就好啦~

         平----下联尾字要平。

       ?  ----第5字呢?--只能仄不能平,否则就连三平啦~38

所以:?平?仄仄平平S
对句:四时风月助吟情----搞定!六

应对实例:

出句:文章醉我非关酒----下联平仄怎麽才对?--先看246位置平仄
    平 仄 平 ----再看尾字「酒」是仄--也是征下联~
对句: 仄 平 仄 ----246位全跟上联相反即是

         平----仄起,平收~

       ?  ----第5字是平或是仄都不会造成三平三仄,所以通用

所以:?仄?平?仄平
对句:风雅移人不在山----又搞定! (雅,古仄)

38.◎注:机巧联著重联意机关,平仄可从宽,当然能应用上是最理想。

※回头再看仄起式,依马蹄两两交替的话,原本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但是上联尾字要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又犯三仄尾,第六字要跟第四字交替不能改,所以改第五字→→→

 仄仄平平平仄仄


【第二节:其它字数上联】

两个取决标准模式:

第一种: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第二种: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单句中的平仄从上面两种任取一种 从后往前推

    一言句:仄

    二言句:平仄、仄仄(1不论=?仄)

    三言句:平平仄(1不论=?平仄)、平仄仄(1不能不论,不论就连三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13不论=?平?仄)c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13不论=?仄?平仄),平平平仄仄(1不论,3要论=?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135不论=?仄?平?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135不论=?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13不论5要论=?仄?平平仄仄)

    八言以上(含八言)之平仄视节奏而定,通常可以拆开看。

注:四言句:「?平?仄」是正格。但是有很多成语、专有名词、熟语,都是四个字滴,但是都不符合「?平?仄」马蹄韵,难不成这些古人智慧结晶都无缘入对联了吗?有这种情形时平仄可从宽。比如说「百战百胜」「酒色财气」…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0
发表于 2008-1-3 1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三节:节奏点】

实例:华山顶群雄竞技--念的节奏跟一般七言联两字两字的不一样,若按一般平仄为:

    平 平 仄 --不合马蹄韵!这种句子要按节奏点分开看:

   华山顶/群雄竟技--分成3/4言联

   仄平仄 平平仄仄
下联:?仄平 ?仄?平

实例:直心乃万行之本 ==直心/乃/万行之本

             仄平/仄/仄平平仄(直古仄)

   贪欲为诸苦之源 ==贪欲/为/诸苦之源
              ?仄/平/?仄?平六

(按一般七言看,第6字「之」出律了)六

(上联有「之」,下联大概也只好重字,一样用「之」,特例字。)

【第四节:长联句脚安排】

观念:马蹄韵格式非绝对,只是主流而已。对联的长联不同于词谱,本身句脚不要求押韵,但是要求平仄安排。

 分句:长联中的每一句话。38

 句脚:每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

 例:藉花木,培生气;

   避尘嚣,作散人。

重点:按七言上联 平平仄仄平平仄 这个格式为正格,最有力!音律铿锵!另一种仄仄平平平仄仄也可以,只是最后两分句句脚都一样,收尾音律就差了些,初学先从正格。

取法从后往前推!

例:二分句:平仄(仄仄到底行不行?通则不甚明了。比赛时可能要吃亏!)

例:三分句:平平仄(仄平仄也行)

例:四分句: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也行,变格)

例:五分句:仄仄平平仄----真正记这个就够用了。

例:六分句、七分句,再往前推六

实例:

二分句:龙涧风迴,万壑松涛连海气;.H]/G
       平       仄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西湖-赵松雪题)
       仄       平

三分句:故乡信有湖山,看秋月春花,一样登临成往事;{     C
         平     平       仄U

    此地偏宜烟雨,听樵歌渔唱,半年管领亦前缘。(烟雨楼)
         仄     仄       平

四分句:谁家翠袖,歌南曲以来斯,戏水采莲舟,入望疑仙双桨月;(百花洲-阮元题)
       仄      平     平       仄b
W
g
    有客青衫,自西湖而莅止,题诗扫苔石,旧游如梦六桥烟。(石,古仄)Ox
       平      仄     仄       平

【第五节:孤平】


原来联忌中有个「孤平」,现在「联律通则」取消了孤平忌。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1
发表于 2008-1-3 1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六节:领字】

领字多为动词,或具有修饰动词的带动意味者如副词。
领字,是指在一个联句里面起到统领作用的字(词)。它要带领后面的句子,突出主体,为其服务。

实例:廿载报君恩,真不负(日下探花,江南秉节);--挽联。日下=京师

                    仄  仄 仄        --不、节,古仄。一般七言看就出律了

                            仄 平       --“真不负”是领字,平仄不管,只看(…)里面的平仄

   卅年敦友谊,最难忘(吴中分袂,汉上题襟)。--温庭筠「汉上题襟集」]

            平  平 平        --一般七言看也出律了六

                            平 仄       --看(…)就行了

「真不负」为领字,不只带领自己分句的「日下探花」,也带领后面的「江南秉节」。而「日下探花」与「江南秉节」在这里算是句中自对(以后会讲)。

实例:青山狎鹤游,陶然共忘机,问红尘何处寻如是?---[扫地僧]4I
               问/红尘何处寻如是---「问」是领字。

注:领字平仄怎麽办?Q

《联律通则》附则第四條 使用領字,在上下聯相應位置要一致,詞性要相同,允許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與被領詞語一起計節奏。

◎附:常用领字资料来源:常江《对联知识手册》
一字

看  望  听  想  读  览  喜  溯  怅  怕  任  待  问
凭  叹  嗟  念  试  应  将  须  对  莫  正  乍  总
奈  但  料  似  算  更  真  并  怎  方  尽  况  渐
倘  虽  彼
二字XA
迹将  却将  莫非  何须  只须  须知  须念  还须
即此  如此  居然  自然  但看  但闻  但得  但愿

记得  不忘  恍如  不妨  何不  也算  看来  不觉
切莫  岂料  总合  更兼  只要  只将  只是  只期`
只余  若是  已是  不是  便是  又是  云呈  况是
哪怕  那堪  此日  当年  尚待  依旧  自思  自愧1E
且把  莫把  未省  休说  无怪  休辞  岂惟  没道六H7n D-S
未必  何必  何况  安得  纵使  试问  试看  敢向

不堪  犹觉  却忆  未闻

三字j

最难忘  最可怜  最无端  最堪怜  最妙处  最好是W

只赢得  只落得  只留得  只刑得  写不尽  望不断 g
流不尽  看不尽  禁不住  赏不尽  全不念  君不见
只不过  倒不如  哪管他  休沦他  谁管它  且任我
才领得  好领取  莫辜负  都付与  且探寻  且看那
请看那  放眼看  扰想见  犹剩得  犹记得  再休提
再休说  再休管  无怪乎  又还是  又何妨  无非是
又谁料  又准知  又添得  又何必  又奚必  更能消
消受得  更何须  何须问  况更有  更有些  应有些
正有待  待他年  看今日  回溯那  更忆及  忆几番
听几番  怎脱去  怎抛却  怎识得  便怎地  岂徒览

切莫要  说什么  皆因是  可直作  看破那  还须要
未曾闻  唯此地  都幻作  尽收归  焉能免  要争个六
安排着  才觉出  有多少  休忘却

【第七节:特拗】

特拗句是合诗律的,虽然它不合马蹄韵。以前是不鼓励出特拗句,但可接受。现在《联律通则》算是把它摒除在外了。大家多看点知道有这麽回事就好。
L五言出句:平平平仄仄----把45两字对调变成
     平平仄平仄----这就叫特拗句(出句第1字一定要是 平),它合诗律,不合马蹄韵。

  对句:仄仄仄平平----对句一样正常,不是跟特拗句的24相反。
'L
律诗实例:
今夜鹿州月,闺中只独看。a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六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七言出句:仄仄平平平仄仄---一样看后面五言联V     仄仄平平仄平仄---把56对调
  对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照旧D/

实例:
出句:几许清风伴幽梦--仄仄平平仄平仄

对句:一壶淡酒了闲愁--平平仄仄仄平平

A【第八节:一不】

常用的「一、不」在古韵里都是仄音,在今音里是多音字,我查了几个网站,大都是按字典定律,即

一:平音
不:仄音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2
发表于 2008-1-3 11: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第九节:平水韵】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按这首诗有押韵,读起来怎麽不押韵呢?那是因为古人的读音跟现代汉语几乎不一样。

我学的汉语有七个音,现代汉语加上轻声才五个。

现在今音是趋势,但是古音(平水韵)也要学,有什麽好处?
有人说可以欣赏古诗词的美,我不认同,除非你连读音也学,如果只知道某字古韵里的平仄为何,顶多知道合律不合律,对诗词声调的抑扬顿挫没有差别,透过声音所传达的美你还是无法体会。

那对联学了有什麽用?f
增加你应付平仄的选字!

比如说意境联常用字「竹」,在今音是平,在古韵是仄。我们可以因应平仄的要求选择古韵或今音。
例:四壁藏书堪锁客(××)
  一屏画竹欲留风(扫地僧)

下联「屏」「风」相扣,「竹」再扣「风」,因为这个位置需要仄音,如果只会今音,「竹」你就甭想用啦!
我们对联部份不用去记某个字在那一韵,只要知道它的平仄就行了。那个你看了头会晕~,以下有几个规则可以帮助记忆,一些要死背(如果你的方言有入声,试试看用方言念看看,会省掉很多工夫)。

今音的三、四声仄音,绝绝大部份是古仄,偶有一二字例外碰到再记。
今音的一、二声平音,大部份也是古平,例外字就要背了,总共也才?百字,这些记起来就差不多了,有一些在古韵是多音字。

p附:今平古仄常用字表
作者:荒野君

A:阿凹

B:八捌拔跋魃白伯般剥雹薄逼鼻荸骠憋鳖瘪别钵拨饽泊帛舶箔驳钹勃渤脖鹁博搏膊礴

C:嚓擦糙插察碴拆吃哧出吹捶戳撮E

D:哒搭褡答瘩达怛妲打得德蹬滴籴的涤迪笛狄荻敌嫡跌迭叠耋谍喋牒碟蝶督独毒读渎牍犊度咄掇裰夺铎踱

E:额

F:发乏罚伐阀筏佛幞弗拂伏袱茯黻幅辐福蝠匐服

G:呷割鸽圪疙胳搁葛革阁格隔嗝膈蛤估刮郭聒蝈国帼

H:涸貉合盒劾阂核盍阖黑忽惚鹄斛猾滑混豁劐活

J:击迹积屐绩缉激圾笈及汲级极笈岌即急吉亟瘠疾嫉棘集楫辑藉籍夹浃荚铗颊嚼角脚缴觉疖结接揭孑节截杰诘洁劫碣竭捷睫究赳掬鞠局菊桔橘蠲撅孓珏绝噱决诀抉倔掘崛厥蕨獗矍攫谲爵菌

K:勘棵颗磕瞌壳咳窟诓

L:拉邋疗溜馏噜捋 

M:妈抹没谜乜摸膜

N:捏



P:拍劈霹泼剖仆扑菩璞

Q:七沏漆戚掐切屈曲阙缺

R:如茹孺

S:撒塞杀煞勺芍舌什失虱湿十石识实拾食蚀倏抒叔菽淑赎孰塾熟刷摔说俗缩

T:塌剔踢贴凸秃突脱托橐

W:挖玩屋喔

X:吸锡膝夕汐析晰蜥腊昔惜息熄悉蟋习席袭媳檄呷瞎辖黠匣侠狭峡暇削楔歇蝎协胁挟撷戌靴薛穴学

Y:压押鸭轧噎叶一揖荫滢潆拥壅淤曰约晕

Z:杂咋咱脏凿则责帻择泽贼闸铡扎札炸摘宅着蜇螫蛰谪折哲辄辙汁织只侄职摭执直值殖植掷粥妯轴竹竺逐烛躅著卓桌捉拙灼茁浊酌镯啄琢濯综足卒族昨作怍

-------------------------------------------------------------------------------------------------38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GS

====================================================

====================================================

看了头会晕~

我自己整理一些常用字帮助记忆:今音第二声,今平古仄

佛(拂绋弗)◎--◎这个符号代表这个读音没有例外全都是古仄音。( )有的是取部首或偏旁, 不一定同读音。

国帼掴(蝈)◎

石拾实食十什(时×)--只有「时」不是古仄,馀皆是。s

级及极汲笈集急吉(结桔颉拮撷诘)唧即辑籍寂击疾楫棘嫉岌戢疾亟吃嫉脊蒺◎38

滑猾划(华哗×)

.................

折哲慑摺蜇蛰辄辙谪(嫡摘)◎

竹逐筑烛竺◎

得德◎

鞠局菊鹬谲掬桔橘◎

伏服菔福幅辐蝠茯袱匐弗怫绋缚(槲斛)[夫俘扶浮芙苻×]

............................

叔淑孰熟◎

侄直值殖植质职执掷蛰踯◎

惜昔席息熄檄媳习席袭锡◎

蛱辖黠暇呷闸匣狎峡侠狭(夹挟荚颊)[瑕遐霞×]

蝶牒蹀谍碟鲽叠跌迭喋◎

....................................

合盍阖盒核曷褐劾貉[何和河禾荷×]--负“荷”,仄。唱“和”,仄。

敌狄荻翟嫡迪笛嘀抵涤的镝◎

劫截捷睫婕杰桀结桔颉拮撷诘孑栉洁碣节讦竭羯(曷褐蝎揭喝)◎

绝觉决厥蕨掘厥崛爵倔噱嚼攫脚角诀谲蹶◎

阁格隔革嗝蛤骼◎

........................

独毒读犊牍赎渎◎_

足卒族◎

伯白泊柏箔舶搏膊博薄礴勃渤脖(悖)驳帛卜(=蔔)鈸◎

责绩啧择则泽辄咋窄賊◎六月\\\\r

罚阀筏乏◎O

...........................

灼酌卓啄琢茁拙出浊濯镯著◎-

札扎闸◎

答达◎

................................

佛国石级滑,折竹得鞠伏  。。

叔侄惜蛱蝶,合敌劫绝阁。

独足伯责罚,灼札答&p

另外一些二声的散兵:

学活拔俗节著没贼杂鼻舌秃袭夺拔别援谜察额突孺谊嗣煦昴潦嘹暇茗酩莹揉荏轴匐鹄璞跋孑瞥撇匝蛤卅髓弛


※你也可以自己用你的方法排列,方便记忆。

-----------------------------------------------------------------------------------------

今音第一声古仄字:

一壹揖逼滴踢(迹激屐唧积)(析悉吸晰淅蜥蟋皙)(漆膝戚)(匹批劈霹)

失虱

七八捌叭

屋忽督凸估出仆(哭窟)六

潸颤煎

吃W$

杀发拨泼

接切爹歇贴薛噎缺鳖蹩蝎揭捏(约曰)

溲殴粥(纠赳灸)

龌缩捉郭托说(钵簸剥脱)

的喝(坷磕颗)(鸽割)

瞎刮刷鸭押插压掐拉搭褡聒

削漂雹姣

酊听噤

织汁

偻澹绀憨屈轧摘m)C        `$_,hWp,o

---------------------------------------------------------------------------------------------

一些多音字,古仄:

qq!e8]:IC
强[勉强]  菲[菲薄] 吹[鼓吹,名词] 泥[拘泥] 与[给予]予[赐予] 疏[书疏] 污[动词] 闻[名誉] 分[名分] 圈[猪圈] 难[灾难] 冠[冠军] 弹[名词] 间[间隔] 便[便利] 禅[封禅] 研[磨研] 挑[挑拨] 夭[夭折] 调[音调] 操[操行] 劳[慰劳] 荷[负荷] 颇[稍也] 和[唱和] 磨[磨磐] 华[姓华] 横[蛮横] 应[答应] 乘[名词] 称[相称] 兴[兴趣] 沈[姓氏] 三[再三] 迎〔親迎〕
Y
=============================================六

注:我编辑的部份尚未校正,因为我没背,呵呵!我都是用读音直接判断,不肯定的才查。有发现错误,请跟帖提醒,谢谢!


============================morfarmern 扫地僧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3
发表于 2008-1-3 11: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中国楹联协会试行《联律通则》


第二章 總 則


第四條 節律對拍。聯文語句的語流節拍,上下聯要一致。
第五條 平仄對立。聯文用詞綴句按節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聯對應節奏點位置的用字平仄要相反。對于單邊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復句聯,每句句腳之平仄按音步遞換,句腳拼節形成“仄頂仄,平頂平”的格局。上聯收于仄聲、下聯收于平聲。



第三章 附 則

第一條 用字的平仄聲調遵循漢語音韻學的成規。(1)在近古與近代通行的韻書中,字分四聲,“平聲”不分陰陽,統稱為“平”,“上聲”、“去聲”、“入聲”三種聲調為“仄”;(2)現代漢語字音以“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判別聲調平仄遵循“雙軌制”,但舊聲、今聲在同一聯文中不得混用。
第二條 語句的平仄結構以兩字(兩個音節)或一字(一個音節)為一個節奏,節奏點在每個節奏的第二字(一字節奏,節奏點即為該字,誦讀時隔佔一節奏),以此安排平仄重復交替。
第三條 語句的語流節律按“二字而節”的常規節奏安排。在其與句法結構的語意節拍不一致時,平仄結構是不變的,可據聯文表達需求、作者態度表現與誦讀需要組織或劃分為種種相應的語意點頓句式。一副楹聯,或依節奏,或依意頓,只用一種方式,上下聯要一致。
第四條 使用領字,在上下聯相應位置要一致,詞性要相同,允許不拘平仄相反律,且不與被領詞語一起計節奏。



第七條 巧對、趣對、借對(或借音或借義)、摘句對、集句對等允許不受典型對式的嚴格限制。

=====================================================

附: 六班第一讲 平仄入门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 ... ID=60759&page=3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千秋雪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4049
精华 128
积分 9447
帖子 2222
积分 9447 个
魅力 13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4
发表于 2008-1-3 11: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转帖]平仄易误用的字·杨维仁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一、场(下平七阳韵)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二、俱(上平七虞韵)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杜甫:咏怀古迹)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谊(去声)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
四、茗(上声)
五、令: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六、思
作名词时读作仄声
七、暇(去声)
八、教:作「使」字解释时读作平声,详见下文。
九、倾(平声)
十一、惩(平声)
十二、癸(仄声)
十三、泡(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
十四、探(增广诗韵集成列为平声,但唐人亦有用作仄声者)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李白:送羽林陶将军)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五、暝(仄声)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平仄两音意义不同者

疏 仄-名词       平-形容词
难 仄-名词       平-形容词
扇 仄-名词       平-动词
烧 仄-名词       平-动词
行 仄-名词       平-动词
吹 仄-名词       平-动词
思 仄-名词       平-动词
乘 仄-名词       平-动词
从 仄-名词       平-动词
传 仄-名词       平-动词
闻 仄-名词       平-动词
调 仄-名词       平-动词
论 仄-名词       平-动词
骑 仄-名词       平-动词
观 仄-名词       平-动词
兴 仄-名词       平-动词 形容词
令 仄-名词       平-动词 使
教 仄-名词       平-动词 让
分 仄-名词 名份    平-动词
王 仄-动词       平-名词
衣 仄-动词       平-名词
冠 仄-动词       平-名词
荷 仄-动词       平-名词
间 仄-动词       平-名词 中间
污 仄-动词 染     平-名词
中 仄-动词       平-其它
长 仄-动词及长幼    平-长短
漫 仄-动词 漫出    平-形容词 漫漫
相 仄-宰相       平-互相
燕 仄-燕子       平-国名
翰 仄-翰墨       平-鸟羽
便 仄-方便       平-安静
胜 仄-名胜       平-经得起 胜过
为 仄-因为       平-作为
雍 仄-州名       平-和也
占 仄-占据       平-占卜
扁 仄-形容词      平-名词 扁舟
治 仄-形容词      平-动词
正 仄-形容词 副词   平-正月
判 仄-判别       平-拼着
不 仄-否定       平-是否
傍 仄-依        平-同旁
浪 仄-波        平-沧浪
强 仄-勉强       平-强有力 
施 仄-施舍       平-施行
当 仄-相称       平-应当 正值
称 仄-相称合适     平-称谓
要 仄-要不要      平-约也
旋 仄-副词 俄顷    平-动词
和 仄-唱和       平-合好 与
颇 仄-略有       平-形容词 偏颇
供 仄-陈设       平-供给
那 仄-无奈       平-何也
华 仄-华山       平-华美
禁 仄-禁止 禁令    平-经得起
殷 仄-雷声       平-富 大
重 仄-轻重 副词    平-重叠
任 仄-听任 任务    平-动词

(部份讨论请见27楼)

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者

醒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听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看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过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望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忘 虽有平仄两读而意义不变

(醒)来(听)到老师叫我,从窗户(望过)去,(看)到扫地僧,竟(忘)了刚谁在叫我.----落梅如雪编

「令」字作「使」用法时字音平仄之商榷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一书中,对于平仄两读的字作了相当程度的探讨,其中,令」字被归□为「平声所表示的意义和仄声不同者」,王力的见解如下:令,平声,使也。包佶.〈岭下卧疾〉:「唯有贫兼病,能令亲爱疏。」仄声(去),命令。又县令,名词。李嘉佑.〈留别畀陵诸公〉:「久作涔阳令,丹墀忽再还。」而目前较为完整的两本近体诗创作理论书籍──张梦机着《古典诗的形式结构》与许清云着《近体诗创作理论》,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见解,主张「令」字作「使」字解释时应列为平声。

但是,我们考查目前作诗最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集成》时,「令」字分属「去声二十四敬韵」与「下平声八庚韵」,却发现虽然《增广诗韵集成》上注明了「令」字庚敬韵互异与二者义分动静,但是却未明言何韵为动何韵为静,如果仅依赖此书,恐怕不易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再细查另一本常用的韵书《增广诗韵全璧》,《增广诗韵全璧》只在「庚韵」的说明有一条是「令人羡,使也」,除此之外,也仅是注明庚敬韵互异,从两韵的例词中并不能完全肯定区分「令」字的平仄用法。

我们只好再翻检《广韵》一书,《广韵》中「令」字共有五种读音,扣除其中三种系罕见的地名与姓氏外,仅剩「下平声清第十四」(诗韵中并为庚韵)与「去声劲第四十五」(诗韵中并为敬韵)二者。其中「下平声清第十四」的解释是「使也」;「去声劲第四十五」的解释是「善也,命也,律也,法也」。从《广韵》的解释中,吾人应可以确定「令」字作「使」用法时应读作平声殆无疑义。

为求慎重起见,笔者利用电脑资讯检索系统翻检《全唐诗》中的绝句与律诗,考究唐人对于「令」字作「使」用时读音的平仄: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李商隐:筹笔驿)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白居易:题王处士郊居)
◎天宫高阁上何频,每上令人耳目新。(白居易:天宫阁早春)
◎头白夫妻分无子,谁令兰梦感衰翁。(元稹:感逝浙东)
◎长令奴仆知饥渴,须着贤良待性情。(韩愈:贺张十八秘书得裴司空马)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李频:黄雀行)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张说: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翦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
◎却令雪貌带红芳,更取金瓶泻玉浆。(施肩吾:赠仙子)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贺知章:送人之军)
◎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刘长卿:龙门八咏 阙口)
◎空令数行泪,来往落湘沅。(刘长卿:重推后却赴岭外待进止寄元侍郎)
◎日日生春草,空令忆旧居。(韦应物:任洛阳丞答前长安田少府问)
◎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韩愈:木芙蓉)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李颀:送窦参军)

唐人近体诗中有关「令」字作「使」的用法不胜枚举,以上仅列出着名诗家的名句,吾人逐一对照绝句律诗的平仄谱加以检核,自可得知唐人「令」字作「使」的用法时皆读为平声,这也印证了前面所引述的王力、张梦机、许清云三位学者的见解,吾人更可以肯定的说:
「令」字作「使」字解释时,应读为平声。

「教」字作「让」用法时字音平仄之商榷

王力将「教」字归类为「平声所表示的意义和仄声不同者」,并解释道:教,平声,使为也,任令也,俗云「让」。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仄声(去),教化也,名词。陈师道《游鹤山院》:「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而张梦机教授着《古典诗的形式结构》与许清云教授着《近体诗创作理论》,也都引用了王力的见解,主张「令」字作「让」字解释时应列为平声。此外,《增广诗韵全璧》也提在【下平声三肴韵】中提到:「使为之也,效韵异」,与王力的说法相吻合;《增广诗韵集成》虽未明确解说,但在【下平声三肴韵】的例词中仅列出「天教」、「谁教」二例,也符合王力的说法。书籍理论如此,实际用法亦然,吾人检阅《全唐诗》中的近体诗,也可得知唐人对于「教」字作「让」用时都读为平声,诗例过多,在此仅列出较为着名的例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王昌龄:从军行)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着子规。(顾况:子规)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未免被他褒氏笑,只教天子暂蒙尘。(李商隐:华清宫)

除此之外,彰化吴锦顺词丈编着的《诗句虚字修辞研究》一书,也列出「不教」、
「莫教」、「若教」、「休教」、「更教」、「好教」、「从教」、「免教」、「空
教」、「尽教」、「倘教」等用法十一种,书中广泛援引古今诗例共七十四首。吾人
逐一核对这五十二首例诗,也可得知「教」字作「让」字解释时皆读作平声。因此,
不论从诗学理论或实际诗作来看,「教」字作「让」字解释时须用作平声。<!-- viewthread_post_sig -->



同云自在,与雪冰清……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5 23:42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