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原创] 谈孔子及儒家的君臣观-----与俗子1685在搜狐商榷
箭气箫心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65
精华 103
积分 7884
帖子 339
积分 7884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14-7-16 09: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谈孔子及儒家的君臣观-----与俗子1685在搜狐商榷

谈孔子及儒家的君臣观
--------与俗子1685在搜狐商榷

(一)引子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直被人说成是儒学教义,常常被某些人义愤填膺的用以揭批宋明理学,当作讨伐孔孟儒学的把柄,大张鞑伐。但是查遍儒家经典、朱熹理学著作,并没有此话的出处,孔子、孟子更没有说过。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其实既不是孔子的主张,也不是儒家的主张。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

(二)出处考索
1.【明】钟惺《混唐后传》:俗谚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说便如此说,但人急则计生。
2.【明】诸圣邻《秦王逸史》:秦王说:“哪有此理!古语云,君要臣死,臣若不死为不忠;父要子亡,子若不亡为不孝!你众官替我世民做一个明辅就罢了。取酒过来!”
3.【明】陈仲琳《封神演义》:文王听而不悦曰:“天子乃万国之元首,纵有过,臣且不敢言,倘敢正君之过;父有失,子亦不敢语,况敢正父之失。所以君叫臣死,不敢不死;父叫子亡,不敢不亡。为人臣子者,先以忠孝为首,而敢以直忤君父哉?”
4.【明】陈仲琳《封神演义》:苏护曰:“姬伯前日来书,真是救我苏氏灭门之祸,此德此恩,何敢有忘?我儿!我想君臣之义至重,君叫臣死,不敢不死;我安敢爱惜一女,以自取败亡哉?今只得将你妹子送进朝歌,面君赎罪。”
5.【明】吴承恩《西游记》:八戒道:“师父,你是怎的起哩?专把别人棺材抬在自家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何干!”
6.【明清】《靖江宝卷》:鲍青转而一想:我如果带兵造反,要拿我忠良名声坏啦得,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哪能不亡。罢了,罢了,我不如学学宋朝岳飞岳元帅,修修我格忠臣好名声。
7.【明清】《靖江宝卷》:薛猛转而一想呀,我如果造反,拿我薛家忠良名声坏啦得,特别我的父亲母亲,武艺比我好哇,他们总不曾造反啊,如果我擅自做主造反,要被我父母见怪呀,这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
8.【清】李渔《无声戏》:百顺听到此处,不觉改颜变色,合起掌来念一声阿弥陀佛道:“诸公讲的什么话,自古道:君欲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岂有做奴仆之人与家主相抗之理?”
9.【清】陈端生《再生缘》:有云: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少华本不当违旨私逃,因思此非出于圣意,实被奸人暗害耳。岂可以一身就缚,致使两代功勋遂陷于千秋叛逆?
10.【清】陈端生《再生缘》:啊唷反了,你们这班不知好歹的愚人,着实的大胆!从来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朕当初把孟丽君赐配刘家,是一时失于检点。若论起理来,你们擅将苏映雪代嫁刘门,倒还有个欺君背旨的罪名。
11.【清】陈端生《再生缘》:咳!芝田呀,你可晓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时候若然威逼起来,哪怕你上天入地!死时殉节活时从,两件事,难脱君王掌握中。
12.【清】吕熊《女仙外史》:杨荣奏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何况出使?唯陛下命之。”
13.【清】《西巡回銮始末》:既而袁问曰:“吾二人死固无恨,况君要臣死,不死则不忠。然究竟所获何罪,而受大辟?请即见告!”
14.【清】《呼家将》:千岁道:“古云: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俺呼家将历受国恩,袭叨帝荫。
15.【清】褚人获《隋唐演义》:金藏道:“为子当孝,为臣当忠;如君欲臣死,孰敢不死?但欲勘臣去陷君,臣不为也,今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良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
16.【清】《说唐》:你知忠孝二字之义否?自古道:“君要臣死,不死非忠;父要子亡,不亡非孝。”又称与父报仇,你的仇在那里?今老夫奉命征讨,你又抗拒天兵,杀害朝廷大将、罪孽重大。
17.【清】钱彩《说岳全传》:岳爷道:“贤弟休如此说!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你我已经食过君禄,况为人在世,须要烈烈轰轰做一番事业,显祖扬名。”
18.【清】如莲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仁贵道:“二位哥哥不消费心,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奸王将女儿污吾,圣上岂不大怒。吾若一死,走到阴司,决不饶他。”
19.【清】如莲居士《薛丁山征西》:薛丁山说:“今朝廷不来捉拿,是为幸也。今来钦召,国恩难报,君要臣死,不死不忠。”
20.【清】《野叟曝言》:“咱没一毫歹心肠,又有文爷鉴察,咱还有甚牵挂!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拗得过去的吗?妹子,咱合你拜别了皇上、祖宗,往这阴司里走遭去罢!”
21.【清】《龙凤再生缘》:未几,全家即遭拿解。古云:“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臣本不应逆旨潜逃,惟欲昭雪父以图今日耳。
22.【清】李雨堂《万花楼》:国丈暗道:君王不善言辞,何不说君要臣死,不得不死。我亦不敢多言辩驳,只因这位佘太君不是好惹的。
23.【清】雪樵主人《双凤奇缘》昭君见文龙推却不去,柳眉直竖,杏眼圆睁,喝声:“文龙,你太无礼!常言:君要臣死,臣不死乃为不忠。岂容你贪恋妻子,胆敢抗旨以违君命么?”
24.【清】《后宋慈云走国全传》:种元帅见庞云雄在营前相隔不远,难以明言,只得假骂一声:“好生可恼,不听良言。古云‘君要臣死,不死不忠;父要子亡,不亡不孝’。不必多言,休走,本帅擒汝回营。”
25.【清】张杰鑫《三侠剑》:伍子胥之兄名尚,兄弟二人接书,伍子胥问其兄如何,其兄云:“父叫子死,子不死为不孝;君叫臣死,臣不死为不忠。吾将赴父之召,以全孝道。”
26.【清】张杰鑫《三侠剑》:大少寨主一语不发。二少寨主说道:“天伦,君叫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是为不孝。您叫孩儿说话,孩儿便说话。”
27.【清】张杰鑫《三侠剑》:岳爷说道:“钦差大人此去凶多吉少。”钦差说道:“君叫臣死,臣不死,则为不忠。”岳元帅叹道:“真忠臣也。”
28.【清末】蔡东藩《南北史演义》:高欢又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况天柱未尝不思叛君,罪亦应诛,何足言报?今日与汝义绝了!”
29.【清末】蔡东藩《唐史演义》:庄却故意说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叫我如何相救?”
30.【清末】蔡东藩《清史演义》:吴三桂道:“休得乱言!俗语说道:‘君要臣死,不得不死。’只我前半生是明朝臣子,为了闯贼作乱,借兵清朝,报了君父大仇。你尚知有君父么?
31.【清末】许啸天《唐代宫廷艳史》:建宁王慨然对太子说道:“从来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如今依哥哥的话,人子获罪于父,不得骨肉的原谅,便活在世上,也毫无趣味。俺便回家去候死罢了!”
    可以看出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明代小说中,而在清代小说与戏曲中更加常见。很可能这句话就是当时社会的一句俗语。它流行应该跟明清两代皇权专制程度高涨有关。但从来没有一个儒家说过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任何一部儒家典籍上也找不到与这句话类似的表述。

(三)儒家的君臣观
   那么在先秦时,人们到底如何看待君臣关系呢? 
  1.《左传》“晏子不死君难 ”。
   (齐国大夫)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
  《左传》是儒家经典教材,儒家对于“君难”的看法是:“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那么大臣们又不是他的奴才,谁该去死呢? 
  这就是儒家对于君臣生死问题的态度。大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才,怎么会有“君让臣死,臣就必须遵守臣道去死呢?”
  《孟子·万章上》说:“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按儒家的看法,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那些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君权并非至高无上。
  2. “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也不是儒家教义。
  《孔子家语·六本》篇里记载这样一件事情,曾子犯了小过,曾子的父亲曾皙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向父亲赔罪:“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曰:“参来勿内。”,孔子教育曾子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可见“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并非孔子主张,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对父母的错误儿女有责任纠正。更何况父母的子女还是天子之民,非父母之私有,父并没权力要求子亡。“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若说是孔子的主张,简直是对孔子的羞辱。
  《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回答说: “ 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这段显然是说“孝”是有原则的,有约束的,不能推到极端。 这是对所谓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说法的不攻之击。
  3.还有一句常被歪曲引用的儒学经典,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已经成了某些人心目中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实行封建专制家有天下的铁证。常常被“清遗分子”引用来批判中国封建社会专制悠远流长,替满清开脱。
  实际上这句诗出自《诗经·北山》,应该结合上下文来读,是表达一个小官吏对王事繁多的抱怨。孟子解释道“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但是还是有古人违背孟子儒家教义,歪曲引用,以迎合统治者家天下、奴役百姓的思想要求。最早是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用以迎合汉武帝“阴法阳儒”的“大一统”学说。但这层意思与儒家正统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天下和君王的关系,儒家主张的是“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这点明代君臣也是有共识的。樊玉衡曾上疏万历提醒道:“皇上牵于皇贵妃体貌难处之故,优游隐忍,甘以宗社为戏,不知天下者非我皇上皇贵妃之天下。”君主和臣民的关系,儒家民本思想的基本要求是:“天生民而立之君,以利之也。”
   1、“君君臣臣”这句话,常常被人拿来证明儒家具有绝对效忠思想,甚至被演绎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其实,“君君臣臣”表达的是一种对等的义务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首先要像个君的样子,臣才有效忠的义务;君若不君,则臣可以自行解除效忠的义务。孔子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这种“从道不从君”的儒家思想,跟西方的“国王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观念,同样具有宪政品质。
    2、孟子的君臣思想比孔子还“激进”。他认为,对于异姓之卿来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对于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意思是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可批评,如果君不听,则异姓之卿可自行解除君臣关系,贵戚之卿更是可废掉君主,另立新君。甚至,儒家还主张,若君主无道,臣民可以起而革命。
    3、用孟子的话来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革命就是“诛一夫”(《孟子•离楼/梁惠王下》)。汉初辕固生与黄生的争论,也体现了孟子“诛一夫”的思想。黄生认为君臣各有名位,上下有别,君主有过,臣下当正言匡过,而不是搞什么汤武革命。辕固生直接否定他:汤武革命乃顺应天道,合乎正义(《汉书•儒林传》第五十八)。这里隐含着一个宪政命题,即在儒家看来,臣民天然地具有反抗暴政的正当权利。
    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先秦儒家的思想,董仲舒之后儒家就成了皇帝的奴才了。那好,我我们不妨来看看宋儒罗大经《鹤林玉露》的一段话:至于君,虽得以令臣,而不可违于理而妄作,臣虽所以共君,而不可贰于道而曲从。明代王夫之也说:土地非王者私有。若夫土则天地之固有矣。王者代兴代废,而山川不改其旧,其生百谷以养人,王者亦待养焉,无所待于王者也,而王者固不得而擅之。(《读通鉴论》)
   
(四)文本解读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这句话的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1.君君:“君”这个字,在甲骨文当中的写法是:一个手拿了一根拐杖,下面有一个口!这个字在甲骨文当中表示:一个年高德劭的老前辈,手里拄着拐杖在那那里指导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具有让人信服的人生经验,能出色的干好各种工作!同时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这个时候才被人们认为是“君”!(才有资格当领导人!)
  “君”字的大体意义就是这样。那么“君君”又是什么意思呢?它第一个“君”字是用作名词!而第二个“君”字则是用作动词(同时还略有一些形容词的意义)!“君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领导人,那你就应当以领导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么领导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按照儒家的要求,那就是要象大禹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而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一句话:为了天下,为了人民,什么苦都愿意吃,什么累都愿意干!
  “君君”,一个领导人要作到象大禹那样的境界,要象大禹那样为人民服务!后世的领导人当中比如毛主席:就是作到了领导人象领导人的样子,作到了象大禹那样的为人民服务!
  2.臣臣:说的是一个干部就要象一个干部的样子!
  第一个“臣”是名词,第二个“臣”也是作动词来用!“臣臣”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干部,就要按照干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么一个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干部呢?这个意义就是儒家所说的当年后稷在给禹当干部时的那种境界!当年禹让后稷当干部之后!后稷就按照干部的标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的工作都是身先事卒!对于自己的个人主义那是严格要求的!
  在近世的领导人当中也有象后稷这样的干部!比如:象 周恩来  总理那样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身先士卒!一心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终生!
  3.父父:说的是作为一个父亲要象一个父亲的样子!
  第一个“父”是名词,第二个也是动词!“父父”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履行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要按照当一个父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那一个父亲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呢?
  ①父亲要孝敬自己的父亲,给自己的儿女作一个标率!让自己的儿女明白什么是儒家所提昌的“孝”!
   ②作为一个父亲还要关怀好自己的儿女!要尽自己的所能,让自己的儿女吃饱穿暖!要为他们请老师,学好文化!要使自己的儿女能够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
  ③父亲本人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自己作到学而不厌!要不停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也就是儒家常说的:言教不如身教!
  ④作父亲的不能溺爱儿女,以至于使他们最终走上了违法乱纪的道路!要时时帮助自己的儿女!不能把自己的儿女向社会上一推就不管了!
  父父的含义很广大!一时也说不完,大体上就说这些!过去,比如象岳飞的父母教自己的儿女精忠报国!岳飞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儿女一样!!等等!这在儒家标榜的象岳飞这样的父亲很多!!在近世:比如象毛泽东教育毛岸英一样,这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4.子子:说的是一个作儿女的要象一个儿女的样子!
  同样的第一个“子”是作名词用!第二个“子”是作动词来用!“子子”就是要让每一个儿女都要作到儿女应当作的境界!那么作儿女的要作到什么样子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儿女呢?
  ①作为一个儿女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当自己的父母年老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你不能置若罔闻!不管不问!也不可以虽然是管但是脸色不好看!而应该是和颜悦地照顾自己的父母!
  ②作为一个儿女还应该加强学习,为国家出力,为人民服务!这样使父母脸上增光,使父母觉得你是一个能够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人材!
  ③作为儿女还应当团结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同学,朋友!团结友爱邻里!使你和你的父母家人都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这才是你作为一个儿女应当作的!
  ④作为一个儿女还应当不停地加强学习!作到孔子所说的:与时偕行!也就是现在说的与时俱进!不要得少为足!不要固步自封!应当在学识上进步!在行为准则上与道德高尚的人看齐!

(四)结语
    由上可见:《论语》中多次出现这个说法,意思很简单: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父要行父道,子要行子道。通俗一点来讲: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最初见于明代晚期。在随后的清代获得了广泛流传,多见于康熙至乾隆年间的小说和戏曲。"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一观念,分别经历了"君虽不惠,臣不敢不事君"、"君为臣纲"、"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等观念的衍化历程。明清时期君权的无限膨胀,君主专制的绝对强化是此观念产生、流传的现实背景。
弄清楚了"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这段话流传演化历史,自然也就明白了这段话被广泛误解是怎么回事了:
满清入关后,为了维护其满清部族统治,奴隶制残余,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毫无顾忌的肆意歪曲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为其所用。康熙自称:“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他自封是圣人在世:“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东华录》卷五十一) 。从此满清皇帝成为活着的圣人,传统儒家在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其彻底颠覆,满清皇帝在政治上合理合法为所欲为的同时。在精神上也成为“教主”。皇权在手,真理也就在手,权力就是真理,彻底败坏了儒学思想。于是晏子所说的大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才,就不再是事实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仅仅成为臣下不得不执行的命令,而且还源于起码的伦理道德要求,要心甘情愿,要感激涕零的去死。奴性成为整个社会的共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成为整个社会必然的精神上的要求,也就不奇怪了。同时满清家有天下、全面专制的观念也发展到了顶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了更新的内涵。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这么骂吕留良:“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他把这句诗歪曲到这种程度,他说:“天下都是俺大清的,一草一木都是姓爱心觉罗的,你们这群奴才到哪儿去都逃不出我大清的手心,吃的用的都是我大清的恩惠。他(吕留良)敢反对俺大清,这是忘恩负义!”。很明显满清把明代以来的主流的儒家“民本思想”变为“君本专制”说,从此儒学被阉割成了奴学。
  当代满遗尤为可恨的是:为了给满清开脱,把“满清奴学”强按到历代中华政权,强加到传统文化,栽赃到儒学,将儒学当作满清黑暗统治万恶之源的替罪羊。这完全是对历史的阉割。
    何谓政治?政者,正也。人人都正其位,安其事,才能叫“正治”。否则,君臣失位,长幼失序,伦理失常,社会岂不是要动荡? 社会形态不同,人的“位”也不同。现在的社会,百姓安于做“公民”、公务员安心做“公仆”,这才是民主社会的“位”。
    通观《论语》,看不出孔子有任何等级思想,关于为政,他说的最多的倒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子路》篇里孔子和子路“对骂”,子路说孔子迂,孔子说子路野,倒是很有学术自由的意思。《子路》篇中子贡问现在的从政者如何?孔夫子斥之曰:升斗小人! 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放到今天的社会,那就应该是有一套大家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履行自己的义务:做下属有何义务?做领导有何义务?做子女有何义务?做父母有何义务?做公民有何义务?做官员有何义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便知道自己的义务。
孔子认为:上到君臣,下至父子,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应该履行什么样的义务,然后才能知道享受什么样的权利。按照孔子的构想,这样的社会难道不是公正的吗?这样的社会难道不是和谐的吗?请问:这是主张“臣民绝对服从君主统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这是主张“君主可以无条件地驱使百姓,而百姓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君主”吗?
拿数千年后流传于小说和戏曲的一段话,硬栽在孔子及儒家的头上,这笔糊涂账,孔子和儒家应该承担吗?


另: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第十三)
   樊迟请学稼穑之学。先生说:“我不如老农。” 樊迟又请学园圃之学。先生说:“我不如老圃。” 樊迟退出后,先生说:“小人呀,樊须!在上位的君子,只要能好礼,民众便不敢不敬。只要能好义,民众便不敢不服。只要能好信,民众便不敢不用他们的真心实情来对上。如能做到这样,四方民众都会背负了小孩而来入籍,那就户口日增,土地日辟,何用自己学稼穑之事呀!”
    孔子批评樊迟进错了学门,学错了对象。樊迟进了孔子之门,学的是君子之学,即成德之学,经邦济世之学;而不是小人(细民)之学,即稼穑、园圃之学。如果欲学稼穑、园圃,则不应该从孔子学,而应该到田间去找老农、老圃学。孔子认为樊迟看到种田就想种田,看到种菜又想种菜,是不足取的。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学好自己应该学的,而不是见异思迁。樊迟也确实迟钝,悟性不高,孔子已经以“吾不如老农”避开话题,他再请学为圃。孔子称樊迟为小人,还有一层意思是恨铁不成钢。孔子的意思无非是说,种地的要种好地,读书的要读好书,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按现在的意思就是要有敬业精神,要有职业操守。这里哪有“瞧不起劳动人民”的意思?!这里哪有“他教育他的弟子就不要耕田,认为耕田是下等人干的活,而上等人应该读书”的意思?!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2 18:12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