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原创] 课本里的“真理”也会错——盘点一下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知识误区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623
帖子 12115
积分 100623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25-4-21 1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课本里的“真理”也会错——盘点一下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知识误区

课本里的“真理”也会错——盘点一下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知识误区

文/大道不空

给小朋友辅导作业,现在越来越觉得困难,现在孩子们学的东西又多又杂又难,我们这样的七零后、八零后家长很有点跟不上趟;更要命的是,我们当年学过的好多知识,被奉为颠扑不破的那些“真理”,居然也有好多是错的。如果我们不认真看现在的课本,很有可能要把孩子带进沟里去。

现在盘点一下我们小时候学过的知识误区,大家也可以补充讨论,看看究竟还有哪些“真理”翻了车?

一、珠峰长高了?

我小时候挺偏科的,自然科学成绩好,地理、生物不错,数学、物理不行,语文尚可,英语稀烂。所以对于地理、生物之类的课业记忆最深刻,也最清晰。我一直都记得珠穆朗玛峰8848米这个数字。结果打开现在的课本,居然赫然写着8848.86米这个数字,珠峰长高了吗?

珠峰确实是在长高,但不可能长得这么快,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就长了将近一米高,珠峰海拔的高度是在一种极其缓慢的速度增长的,那是地壳移动挤压造成的缘故。现在的“增高”,其实只是测量技术的提升。

珠峰上覆盖着厚厚的雪层,这些雪层的厚度会随着风力、温度等自然气象发生改变,以前的测量技术没那么高,出现不小的误差,也是在所难免。

二、死海变矮了?

另一个地球极端数据,死海。当年我们课本里写过一句话:“死海不死”,说这里的最深处数字是-400米,可如今的课本里又改了,变成了-430米,死海快死了。

造成死海水面骤降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一方面,人类狂抽地下水,地壳下沉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全球变暖现象加速,水循环被打破,地表水供不应求,加剧了死海水面的蒸发干涸。

三、最大沙漠不是撒哈拉?

问我们同龄人,地球最大的沙漠在哪里?多半想都不想,脱口而出,非洲撒哈拉!但是,现代科学表明,南极才是最大的沙漠!

因为科学数据表示,年降水量<250毫米就算沙漠,可是南极的年降水小于50毫米,毫无疑问就是沙漠!这个看上去全是冰雪的世界,居然是一片硕大的荒漠,完全想不到吧?

企鹅表示愤怒:我天天穿着羽绒服在沙漠里打工,这科学吗?

四、世界最硬物质是钻石?

以前在地理、物理、化学课本上都看到过这一个“真理”,我还记得很清楚,钻石的硬度是10,是硬度最高级别标准。

然鹅,2013年发现了纤锌矿氮化硼,硬度超钻石18%!扎心了,老铁!“结婚象征”的地位都快保不住了,因为它不再是情比金坚的最佳象征。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离婚率比起当年,高了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个钻戒,不戴也罢!

五、九大行星已是过去式。

小时候对于九大行星的记忆绝对是恒久不变的,但是,现在居然也变成了错误。2006年冥王星被踢出“行星群”,降级为矮行星。冥王星要哭晕在厕所,我们也一起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时代变得快。这个社会变化确实太快了,跟不上节奏。

还有一个可以补刀冥王星的“真理”,以前说冥王星就是太阳系的边缘,现在这一真理也被颠覆了,冥王星外还有一个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大大扩展了太阳系的范围。

六、月球永远一面朝向地球?

这个结论也是错的!最新数据表明:因月球“天平动”现象,人类实际能看到59%的月面!这样一来,就让我们小时候学到的真理,再一次下岗了,小时候我们学的啥?“月球被潮汐锁定,只有一面对着地球。”  

其实朝向地球的是大半个面,记得以前有过一首流行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这么看来竟然是科学预言。

七、恐龙无毛

不管是课本,还是以前的科幻电影,恐龙一定是无毛的,就像大蜥蜴。可是,后来不断的考古证明,很多恐龙都有毛,甚至硕大的霸王龙都很有可能覆盖厚厚的毛发。这就难怪说恐龙是鸡的祖先了,原来是真的啊。

可能恐龙里也有一句俗语:“身上无毛,办事不牢”,还是长点毛发比较靠谱。

八、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这句话也误导了我们好多年,现在肯定还有人深信不疑。其实这句话从一开始就是错的,鱼绝对不会只有七秒的记忆,实验证明,金鱼能记住躲避电击的路线至少超过1个月。

九、手机电池“用完再充”?

长辈们信誓旦旦:“新手机一定要记得把电用光再充!”在古老的镍氢电池时代,这句话其实是没错的,然而,现在早就进入锂电池时代了,记得要随用随充,过度放电反而折寿!网友共鸣*:“我妈至今坚持‘电池养生学’,我手机寿命全凭演技!”  

十、味觉分布图:舌头分区域?舌头说这锅我不背!  

生物课本里曾经有过一幅绘图:那是一幅标注着舌尖尝甜、舌侧尝酸、舌根尝苦的“味觉地图”。不过2006年科学家宣布这是20世纪的谣言!实验实锤:所有区域都能尝到基本味道,只是敏感度不同。  

网友再度破防:“难怪我觉得苦瓜全身都苦,原来不是舌头叛逆,是课本骗人!”  

造成“真理不真,课本坑人”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环境改变、科技进步,都会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能,老的经验不一定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所以大家都要与时俱进,保持不断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真正颠扑不破的真理!

“课本不是圣经,科学永远在打补丁!”

> 评论区晒出你被课本“坑”得最惨的知识点!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6 09:01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