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用人权术
《西游记》中的用人权术
优秀的文学一定是社会的某种缩影,神话作品也不例外,最近重看经典《西游记》,就悟出了这么个道理,为什么孙悟空明明是道家子弟,最后反而成了佛呢?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老祖,乃是道教里数得着的顶尖人物,神通广大,法力无边,孙悟空这么桀骜不驯的人物,对他亦是心服口服,尊敬有加。孙悟空虽然调皮捣蛋、无法无天,但向来尊师重道,若无特殊变故,绝无背叛师门、转道入佛之事。可是菩提老祖却觉得孙悟空性格过于浮躁,日后定当惹祸。于是就狠心将之驱逐门外,再不认他这么个徒弟。
孙悟空本无父无母,少沐人间温情,若其师能怜其遭遇,惜其才华,多加调教,日后定能成为道教出类拔萃的人物。悟空本来就心气浮躁,得此遭际,难免有些自暴自弃,于是回到老家,成了山大王。
仗得手段通天,惊动了玉皇大帝,被招安上天,成了神仙。如果那玉皇大帝真能慧眼识英雄,这对孙悟空而言,或许是另一个契机,就此改邪归正也说不定。可是那玉皇大帝着实昏聩,以为这下界草民,不可能有什么惊人本领,最初一听悟空在下界闹事,就下令出兵剿灭,勉强得太白金星进谏,方下令招安,把孙悟空招了上天,做了个弼马温。想那美猴王,是何等的心高气傲,怎能忍受如此侮辱,得知真相后,反脸下界,自封齐天大圣。
这对玉皇大帝而言,自是不能忍受之辱,遂下令再次出兵,剿灭妖猴。可是那齐天大圣,确有了不起的手段,打得天兵天将鼠蹿而逃。玉皇大帝既要面子,又胆小怕事,太白金星倒是真爱惜孙悟空的本领,又知玉皇大帝此时的心态,便再次进言,说动了玉皇大帝,把孙悟空重新招了上天。
这下玉皇大帝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吧,可是他做人实在太不高明,给了孙悟空一个虚衔笼络其心倒也罢了,却把他派往蟠桃园看守。难道不知孙悟空虽然已成仙,可还是猴儿本性啊,猴子最爱吃的就是水果,这么多诱人的仙桃放在眼前,就是寻常仙吏怕也忍不住要监守自盗(小说后边也说过好些个仙官偷嘴之事),更别说嗜桃如命的美猴王了。玉皇大帝这一招可实在是不咋的,摆明了要诱人犯罪吧。
更不高明的还在后头。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要开蟠桃大会,什么神仙都请了,偏偏把一个看守蟠桃园的齐天大圣给漏了,想那齐天大圣最爱的就是面子,如此遭人轻视,怎能不动怒?大闹蟠桃会,已是难免之事了。
后来的事就不需多提,玉皇大帝不知人善任也就罢了,一众仙官道臣,面对孙悟空的造反捣乱,更是束手无策,玉皇大帝更丢脸到钻桌子,要请如来佛祖帮忙的地步,想孙悟空那等的自命不凡,如今更是看不起道教众仙了。而如来佛祖的手段又是何等的高明,法力既高,智谋亦是不凡,镇压了孙悟空的造反,让他心服,心中已埋下了要弃道成佛的影子。
再往后看。佛祖虽然冲着玉皇大帝的面子,镇压了造反的猴王,可心中却有些爱惜他的本领。佛祖的弟子唐僧要千里取经,没人护驾可是到不了西天的,这时就是放孙悟空出来的时候了。好动的悟空,被压了五百年,锐气已大挫,却也束缚得慌了,唐僧放了他出来,哪还不能感恩戴德,他本来就是尊师重道之人,加之早已对佛祖的本领手段信服,又看不起道家的懦弱无能,改换门庭、弃道从佛已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佛祖和菩萨可比玉皇大帝看人用人的手段高明多了,知道这些还不够,于是一边用恩情束缚住大圣之心,一边更用利益吸引,给了三根救命毫毛,并许诺他日后若有危难,必有仙佛相助,化险为夷,以安其心;还觉不够,更使出紧箍咒,套得孙悟空再无脾气,只好效命唐僧,再不敢作怪。如此威逼利诱、感情束缚,至此,就是曾经无法无天的孙悟空,也只好死心塌地,一心求经了,到后来求仁得仁,当了个斗战胜佛,终成正果。
回头想想,如果玉皇大帝也能如此高明地用人,那孙悟空又何需造反,当上天宫的护教神仙,岂不是一举两得?却白白地把这高手送了给佛家,真是何等的可惜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