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孤平”
跑来发此帖,自己想想实在汗颜,毕竟我本身就是个出律不眨眼的家伙,哪里敢厚着脸皮去告诉别人关于格律的要求?
不过因为是受小轻斑竹所托,我也不好推辞,所以尽量多引用,少评论~呃,转入正题~
A:第一种“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长律、律绝)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孤平。在词曲中用到同类句子的时候,也注意避免孤平。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在唐代的律诗中,绝对没有孤平的句子。mzx的诗词也从来没有孤平的句子。试看《长征》第二句的“千”字,第六句的“桥”字都是平声字,可为例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另有一种补救办法,详见下文。
——以上引自王力先生 《诗词格律》 第二章 诗律 第四小节 孤平的避忌
孤平是格律诗句需要避免的。所谓孤平,从字义来看,就是孤立的平声字,是指一句诗的范围说的。如果诗句中出现孤立的平声字,就叫做“犯孤平”。照现在通行的研究诗的格律的书中对孤平的解释,一种说法,是认为犯孤平的句子,特指两种句式:一种是五言的“仄平仄仄平”句式,另一种是七言的“仄仄仄平仄仄平”句式;因为这两种句式,都是除了句末是平声字而外,句中就只有一个平声字,这个平声字是孤立的,所以这两种句式都犯孤平。至于句子末尾是仄声的句子,不受此种制约,即便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以上引自吴丈蜀先生 《词学概说》 第七章 诗律和词律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以上引自方舟子 《诗律浅说》 第六章 孤平和三平调
☆暖风的总结:
第一种说法是单单针对“(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形,(五言不计前两字)若第三(五言则为第一)字用仄,则句子变成了孤平。
B:第二种“孤平”
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之“拗句”,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許。至於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醉多适不愁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 (李欣:野老曝背)
——以上引自林正三先生 《诗学概要》 第三章 平仄(拗與拗救) 第一小节 不可犯孤平
“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首尾的单平并不在内。
——以上引自启功 《诗文声律论稿》 第十章 永明声律说与律诗的关系
☆暖风的总结:
第二种说法认为,只要两个仄音字夹住了一个平音字就算形成了孤平,另外,林先生的看法要宽泛一点,他认可平起的第二字即使被两仄所夹也可不论。
C:第三种孤平
五律凡双句二四应平仄者,第一字必平,断不可杂以仄声。以平平止有二字相连,不可令单也。
此字必平,凡平不可令单。此字关系,起句不比三五七句。(这里所谓此字,指★这个字,仄仄★平仄仄平)
——以上引自清初王士祯《律诗定体》,两句分别来自第一式(即我们常说的五言平起不入韵)和第七式(即我们常说的七言仄起入韵)。
☆暖风的总结:
王士祯并未提出“孤平”这一说法,但是他指出两处说“凡平不可令单”,就是五言律诗仄起不入韵的二四六八句,和七言律诗仄起入韵的第一句,与王力先生的看法是大同小异的。但貌似应用范围较小,好象他的看法是五言“平平仄仄平”如为首句,第一字可以为仄(这里我也比较迷糊,不负责的哦)。
另附,吴丈蜀先生在《词学概说》里对王士祯的理解。(因为我的理解跟吴先生的理解差别极其大……这个,基本上我不晓得吴先生是如何得出这样的看法,或许是王士祯在其他的著作里有论述?……呃……)
清朝人王士祯另有一种说法,他认为一句诗中必须要有两个相连的平声字,也就是不能使平声字孤立。(我有点怀疑这是对“凡平不可令单”的断章取义。)王士祯这个论点,把前面介绍的两种论点(吴丈蜀先生之前有提到王力以及启老等人的观点)都包括进去,而且没有把句末是仄声字的句子排除在外,较前一种论点更全面。
——以上引自吴丈蜀先生 《词学概说》 第七章 诗律和词律
附上再附,暖风看的《词学概说》是中华书局的《诗词常识名家谈》,编者是王海燕。编者在此处画一小圆圈,标为①,页脚上注:关于孤平的论点,本人(因该是编者本人)另有一些看法,已在拙著《读词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中详加论述,这里从略。(也就是说编者还有第四种看法。吐血中,这世界还不够乱吗?有兴趣的朋友请查看《读词常识》去吧。)
D:暖风所听闻过的,不明出处的“孤平”
1、除了句尾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句子,为“孤平”。
这是我认为最不可理喻的说法,貌似古诗中“仄仄仄平平”的多不胜数哈。
2、结尾为“仄平仄”的为孤平。
按启老的看法,这的确是孤平的一种。但王力先生有提到“(仄仄)平平仄平仄”属于一种特例,古诗中常见的很。并举例为证: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 杜甫
其中三、七句都如此,另有证据无数,不一而例。
3、一句之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为孤平。
若一句之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若它在首尾,必犯“粘对”的规矩;若在中间,就是犯启老所谓的孤平。总的来看也是声律不谐的。至于是否孤平就不知出处何在了。
E:对联的律,貌似又跟诗不同,关于联律的书,只看过《中华联律通则》。上面没有提到孤平,而网上关于对联孤平,貌似这一说很流行:五言以上的对联,除韵字外,只有一平声字,则为孤平。
呃,实在太乱了……
[ 本帖最后由 暖风 于 2008-10-20 07:5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