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原创] 谈孔子的民本思想------答苏州老山塘
箭气箫心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65
精华 103
积分 7884
帖子 339
积分 7884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14-7-16 2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谈孔子的民本思想------答苏州老山塘

谈孔子的民本思想------答苏州老山塘

(一)
    从先秦时期至西汉,儒家民本思想逐渐发展完善,在此过程中,后世之人对于前人的理论加以系统理论化并提出较新的观点。在民贵民、爱民安民、利民富民各个方面,孔子可谓开儒家民本思想之先例,而孟子从真正意义上提出儒家民本思想,荀子上承西周下启西汉的民本思想进一步完善民本思想体系。西汉时,陆贾、贾谊、晁错、董仲舒继续继承完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推动我国历史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面貌。  
    儒家思想三大支柱是:天人合一(哲学观)、民本思想(政治观)、孔颜乐处(人生观)。而其中,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包括:重民贵民、爱民安民、利民富民。伴随着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民本思想也逐渐完善。其实在儒家学派正式形成之前,民本思想已然存在,但鉴于近日探讨儒家民本思想,在此仅简略提提最早的民本思想。“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其中有“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见解,这当是现存的我国古代关于民本思想的最早记载。虽然目前有夏商周缎带工程,可能夏朝真的不存在,但目前我们姑且认定其真实性。  
    先秦时期, 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儒家孔子、 孟子、 荀子的“民本” 思想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 孔子身处乱世,诸王争霸,统治者对于百姓更多的是关注于兼并战争,百姓生活困难。孔子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对人仁, 对民施“仁政”反对统治者对人民过分剥削与压迫。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主张把爱民当作治国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爱民是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阳货》),对百姓施惠,使民义本身就是爱民的表现。“因民之利而利之”的利民思想符合爱民利民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中所蕴含的爱民安民观念也反映了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孔子反对暴政,针对诸侯争霸时过分要求人民限于水深火热之中,孔子强调要安民,不能过分剥削人民。
    总结起来,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①统治者在施政中必须首先想到人民,关心人民的利益,“重民”、“利民”、“惠民”,以民为本。②统治者在政治活动中要实行“德治”,施行“仁政”。③统治者在施政中要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为国以礼”,使民众知“仁”懂“礼”。 
    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当推孟子,而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蕴涵于其“仁政”思想体系中。“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 、政事”,孟子指出人民是社会与国家的基础,而在“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是故得乎丘 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 ,得乎诸侯 为大夫 。”之中,孟子又将人民的地位提高,认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理念则是孟子在儒家思想的传承中,于真正意义上系统地提出了“民本”思想。孟子在强调统治者要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的同时,具体论述了统治者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然,这些具体做法吸收借鉴了孔子的观点,并且将以系统理论化,主要包括:经济上要富民、惠民;政治上要宽民、爱民;思想上要教民、化民。经济方面,孔子的民本思想里主要有富民、惠民,而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在实行制民之产的时候涉及到的土地问题促使孟子在其民本思想中蕴含了关于土地的部分,孟子张张试试井田制,在此基础上,他还主张实行适宜的赋税制度,即“助法”。政治上,孟子反对暴政,主张施仁政,强调统治者应当与民同乐。孟子注重思想上的教民化民,主张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 
    荀子在吸收孔孟民本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爱民、利民。荀子提出了著名的君舟民水观念,以舟与水的关系比喻君与民的相互依存道理,无疑是对人民力量的一种确认,而这一观念的提出反映出荀子本人对于儒家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一认识上承西周,下启秦汉,对于“民本”思想内核有了更清晰明确的表述,在当时具有较大的进步意识。 
    西汉早期,对于儒家民本思想有一定建树的是陆贾、贾谊、晁错。陆贾继承先秦时的儒家民本思想,得出“得之于民”的重民思想,而此思想在陆贾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认识到政权得失、国家治乱的根本在于民心向背,他将“得民”还是“失民”视为社樱是否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得民心就须“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陆贾力倡要以德化民,强调只有重视道德的教育和感化作用。其次,君主应节俭省身,节省民力而不要滥用民力,并力劝统治者要重农桑,强调对民要“风之以俭”,“君之御下,民奢侈者则应之以俭,骄淫者则统之以理”。贾谊继承了先人的儒家民本思想,进一步提出“民无不为本”,并进一步提出民是万世之本,并从人民数量作用上加以论述。从人情的民本观点出发,晁错提出保境安民、劝农务本的观点,并且提出要务农桑,薄赋敛,广畜积。而西汉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其天人合一中是为民本思想留有余地的,并且提出“天立王以为民”的理念。 

(三)
    所谓“民本思想”,是产生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一种以民为立国之本的政治道德观念。它是与君本主义相比较而言的, 其实质仅仅要求握有国家权力的君主重视人民在立国安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达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目的。肯定民众的价值,实现“重民”与“爱民”的统一。
    在我国的文明史中,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有“爱民”、“重民”、“尊民”、“亲民”的意识。“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其中有“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的见解,这当是现存的我国古代关于民本思想的最早记载。殷代有识见的统治者即已提出必须“重我民,无尽刘” ,即敬爱民众,奉承民意,不要随意伤害民众。据《尚书·盘庚》记载,其时商王“视民利用迁” ,并向民众宣示:“用奉畜汝众” ,就是说迁都迁邑是为了养育你们。商王朝的灭亡给后起的周初统治者以启示:要维持统治不唯敬天,还应勤勉政事,体恤民情。周武王克殷,访于箕子,请教治国之道,《尚书·洪范》篇即为箕子向武王陈述之治国大法。文中条述人主九种治国方略,一再提到对“庶民”利益的关顾和重视:“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 到后来,周公进一步提出“保民”这一新的政治概念,尽管周公的这一思想在当时不可能真正付诸实践,但其中所孕育的民本思想的因子还是值得肯定的。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当时周王朝的统治濒于崩溃,诸侯征战不休,人民困苦不堪,面对“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苛政猛于虎”的局面,勤学善思的孔子从上古圣贤那里获得智慧,从社会现实中探索治国安民的良策,希望通过实行“仁政”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缓和统治阶级和民众之间的矛盾,并从人类久远的未来和命运着眼,构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社会。适齐,去鲁,至卫……在众弟子的陪伴下,孔子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周游列国、风雪走天涯的坎坷征程。孔子希图修己而治国平天下,渴求遇见一位如尧似禹的明君,能够让自己如同周公一般行仁政,倡德治,兴礼制,尊君,爱民,救世安邦。也许孔子曾经失望甚至绝望过,但他仍试图以自己的真诚感动出一位有天下之志的大有作为的君主。“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黄宗羲的话,或许正说出了孔子人格的魅力所在。
    孔子朴素的民本思想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更在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在那个分崩离析的动荡社会中,孔子的主张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孔子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统治者巧言令色并用来打扮自己的道具而已。
    孔子的德治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的憧憬,有着浓厚的理想色彩。因为德治依靠的是上位者的道德修为,本来就缺乏客观的依据,一旦真正地施行于政治实践中,必然捉襟见肘。孔子又是一位拒绝武力、反对阴谋的理想主义者,因此一旦卷入国家政治,当历史发生巨变时,理想主义者只能带着那份对家国天下的遗憾而惶惶出走。
    孔子的民本思想以尧、舜、禹时代的政治为典范,希望通过实施仁政实现内圣外王的大同世界。然而,十几年的风雪走天涯的坎坷征程,留给孔子的是遗憾和失望。但坚韧的孔子依然没有放弃努力,晚年归鲁讲学,整理古籍,至死靡他。历史当然并不介意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它都将永远按照自己的固定节奏演进,但孔子的认识仍然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丰富了先秦民本思想的内涵。也正因为孔子的执着追求,使得儒家后学的认识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宽猛相济、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对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减轻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历史上的明君贤臣,以民本思想为政治实践的准则,重视人民生计,体察民情,带来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承平气象。时至今日,孔子的“重民”、“爱民”、“惠民”思想对于现实社会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热爱人民,尊重民意,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的位置,始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进步思想。

(二)
    孔子传承上古民本思想,赋予“民”新的内涵与意义,由此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本思想体系。他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作为情感基础,以“富民”作为经济诉求,以“为政以德”作为政治理想,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主张。他的这一思想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也对后世儒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最早发轫于殷周之际。《尚书》中就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反映出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其实,“民本”就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根本、基础的意思。也就是说,人民,只有(‘惟’)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只有这个根本、基础稳固了,国家才能够安宁。这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而且是一个价值判断,即人民是国家、社会的价值主体”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传承并发展了上古三代的思想文化传统。在他的思想中,也包含着久远的、特别是西周的民本思想。孔子通过对“民”赋予新的涵义,为殷周的民本思想注入了新的元素,提出了以“仁爱”为基础的富民、育民、利民的政治方略和“为政以德”的“德治”思想。 
    1、  孔子思想中“民”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孔子之前,“人”这一概念的使用是不完整的,作为类的“人”被阶级分化了,有些人并不被视为“人”,他们只是被贵族阶层役使的低贱的“民”。在《论语》中,也有“民”和“人”的不同表述。但是孔子主张“爱人”,这个“人”是涵盖了“民”作为类的大范畴。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在当时,管理马厩的人的社会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孔子对他的关心,是作为和自己同类的“人”的关心,是相对于非人的存在物而言的。因此,孔子以民为本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原始的人本思想,他以“爱人”之心给这一思想注入了丰富的人道色彩。 
    孔子认为,“民”在本性上是平等的。他一生所实践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仁之方,如果离开把人当“人”看,人与人平等的前提,在社会生活领域不过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在等级制的社会中,孔子不可能意识到今天民主社会中的平等原则。面对着因为出身不同而不同的社会地位,孔子鼓励普通民众“学而优则仕”,所以他更为赞赏的是“先进”而不是先天的“君子”,“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春秋时期,宗法等级制度是人们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人先天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人的权利和义务因出身不同而不同。等级制度无情的剥夺了平民参与政事的权利,“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则给平民参与政治提供了可行的渠道。任何人,不论门第贵贱,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智改变命运,实现报负。 
    孔子“重民”的思想中还包含着对民众生存权的尊重。孔子珍视生命,我们从他极力反对以人形作俑、马厩失火、遇到办丧事就哭等事例就可看出。所以对于战争,孔子更是深恶痛绝。管仲在齐桓公杀公子纠后,不但不为公子纠殉死,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而孔子称许管仲为“仁”,正是因为管仲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卒”,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民至于今受其赐”。 
    孔子还看到了民众的人格尊严,肯定民众人格的平等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正体现了个人的独立人格,是民众主体性的体现。“民”不再是完全被动的被役使的社会成分,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强大社会政治力量,民意、民心是不可忽视的。 
    2、孔子民本思想的情感基础 ------“爱人”
孔子出身卑微,自幼艰难的生活境遇,使他对民众的疾苦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心,所以他追述上古爱惜民力的圣贤。综观《论语》二十篇,处处可见孔子博大的“爱人”之情。“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就是“爱人”。孔子把“人”视为与己相同的同胞,对“人”的“爱”超出血缘的界限,主张“泛爱众”(《论语·学而》),把仁爱的情怀扩展到了所有的人。告诫人们把他人当成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心存爱人、助人之情,用爱的原则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发自内心博爱的情怀,孔子对民众充满了同情,特别是对弱势民众,这是孔子强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当子华替冉子为其母请粟时,孔子说:“君子周急不济富”。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孔子对劳苦民众满怀同情和爱,关心他们的生活,把“爱人”从情感诉求落实到了民众的物质生活中,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此,孔子的民本思想内在地蕴含了富民、育民、利民等方面。 
    重民不仅包括对人生命的尊重还有对人尊严的承认。《论语·乡党》里有一段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当时的社会,在主人眼中财物比奴隶更重要,因此,孔子的问人不问马是很难能可贵的。又比如,殉葬陋习在中国长期存在,但孔子坚决反对殉葬,痛恨殉葬,甚至对以陶俑代替真人都深恶痛绝。这些都表明,孔子非常尊重人的生命。孔子还看到了民众的人格尊严,肯定民众之间人格的平等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以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都体现了孔子对个体独立人格的承认,也是民众个人主体性的体现。在这里,“民”不再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主体意识,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
    3、孔子民本思想的经济诉求 ------“富民”
    孔子继承了周公保民、惠民的思想,“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面对社会动荡中民众生活的疾苦和无保障状况,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把足食放在了为政的第一位,“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孔子的爱人之情,并未停留在使民足食的基本要求上,在此基础之上,孔子主张富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篇》)。孔子认为“富民”是统治者不可逃避的一项责任,对于这样的统治者,孔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这岂止是仁,一定是圣了。 
    在经济上,孔子一方面主张“富民”,另一方面对于富人则主张限制。“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孔子看到了富人的聚敛和不义与百姓穷苦之间的矛盾,主张爱惜民力,轻徭薄利。孔子一生游历各国,谆谆劝导为政者爱惜民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在诸侯争霸的春秋之际,普通百姓往往是诸侯争夺霸主的牺牲品,对于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孔子深表同情,他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战乱、人民安定祥和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论语·公冶长》)爱惜民力的同时,孔子反对当权者的横征暴敛,主张轻徭薄利,特别是在灾年,主张国家更应该减少田租,先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而不是增加赋税,解决国家用度不足。
     孔子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孔子继承了周公保民、惠民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富民的思想,在富民的前提下,孔子要求统治者废除苛政,减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论语·先进》记载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宰,替季氏聚敛,孔子很愤然,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还认为,民富与君富是紧密相连的,希望君主不要与民争利。“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只有民富,才能君富,财富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人民安居乐业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4、孔子民本思想的政治理想------ “为政以德”
    孔子不仅提出了“泛爱众”的爱人之说,并把它上升为对统治者的要求,提出了“德政”的学说,这是他的仁爱之心在政治领域的必然表现。“为政以德”的思想来源于周公的“德治”思想,孔子继承了周公对统治者严格要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对百姓宽松恩惠的思想,他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是尧、舜、禹、周公这样爱民的典范。孔子重视统治者的德行修养,并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先决条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道德修养高、爱惜民众是孔子对统治者提出的要求。“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当权者若为道德高尚的人,能起到带头作用,百姓也会跟着做善事,人与人之间必然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可见,当权者的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政事的成败。 
    孔子还继承周公“慎罚”的思想,主张用温和的方式、宽松的政策治理天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理,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论语·里仁》)用礼仪教化治理百姓,这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何必要用严刑厉法威胁、迫害百姓呢?“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为政以德”德治思想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不在统治者,而在于天下人。为政者治理天下首先要正己,然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己治国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某一国君的统治,而在于使百姓安康,这是孔子“为政以德”方略的实质所在。孔子还极力主张推选民间人才治理公共事务。他讲“举贤才”,又讲“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就是要发现、调动民间的力量,以增加政治的活力。
    5、孔子民本思想的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在“爱人”的情感诉求下,孔子在经济上主张富民,政治上主张“德政”,同时在教育上重视教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看到了教化的重要性,“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他尊重普通民众的意识,提倡教化百姓,让百姓懂得礼义道德。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资质特点施教,而不是根据门第出身。他传授知识完全以被教育者的资质、兴趣为标准,不以被教育者的社会地位、财富状况为转移。在孔门中,许多出身卑贱的弟子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如颜渊身居陋巷,却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仲弓生于不肖之父,却以德行著称。可见,孔子对于施教的对象,是完全平等的。
     孔子提出“庶之”、“富之”、“教之”的主张,就是先使人口多起来,然后再使人民富裕,在实现了这两者的基础上就要教育人民。孔子还曾经说过,“不教而杀谓之虐。”(《论语·尧曰》)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为了实现自己的教学主张,孔子首创私学,并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孔子那里不论贫富贵贱,只要有受教育的意愿,就会拥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他因人而异,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资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在孔子那里,受教育者不论贫富贵贱,都拥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平等的教育观念和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政治主张是内在统一的,普通民众只有获得了与贵族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才有可能学有所成之后为官参与政治,接受教育是民众通向仕途的唯一途径。这也体现了孔子“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和政治理想。

(三) 
    综上所述,孔子的民本思想以“爱人”为基础,把殷商的民本思想传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儒学的发展和儒家地位的提升,民本思想发展成为儒家政治伦理的核心思想。继孔子之后,民本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孟子明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并告诫统治者“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对于不爱民的君主应视之寇仇、独夫,不必服从,完全有理由弑之。秦亡汉初,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告诫统治者:“天子命无常,唯命是德庆”《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皇帝作为天的代表,必须敬天保民,不可违天逆命,残贼百姓,否则,人民就会起来造反,而天也将会顺乎民意,改命他人为皇帝。这是因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秦汉以后的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大多沿袭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中历来“重民”的特色。
    在政治领域,儒家民本思想丰富了统治阶级的统治理论,推动了王朝更替,为古代民众反抗以及王朝的兴替提供理论支持,肯定了人民的力量,而重民贵民、爱民安民、利民富民的理念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治阶级制定政策;在经济层面,接受儒家民本思想的统治阶级为掌握民心,在一定能够程度上指定的经济政策考虑到藏富于民的理念,出台一些稳定人民上产的政策,儒家民本思想在经济上辅佐了政治统治;在文化畛域,儒家民本思想所谓一种文化分支本身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发展,而儒家思想被统治阶级接受为正统理念之后,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了发展,这正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毫无疑问,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提倡的“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高执政能力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所以本人完全赞同苏州老山塘先生“孔子的思想本质应该把他放到那个时代理解,不可以和后世的、经过反复变异的儒学等同”的观点,但民本思想作为儒家思想三大支柱之一,尽管与现代民主有不同之处,却也是儒家本身所固有的特色,所固有的色彩,而且是闪耀着人本主义思想光辉的色彩,因此不是让儒家的民本思想“增添一点民主色彩”,而是让儒家的民本思想焕发出所固有的“民主色彩”。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任重道远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748
精华 56
积分 6039
帖子 2230
积分 6039 个
魅力 54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13-8-13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
发表于 2014-7-18 11: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写的好,与时俱进

顶部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488
帖子 12088
积分 100488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3
发表于 2014-9-26 08: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打倒孔家店还是有必要的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9 02:07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