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原创] 二评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献礼剧《十送红军》
箭气箫心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65
精华 103
积分 7884
帖子 339
积分 7884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14-6-14 01: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二评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献礼剧《十送红军》

以信仰的名义:死也要死在改变世界的路上
------二评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献礼剧《十送红军》

(一)
    中国工农红军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隙、于两次国共合作的空窗期,在无比浩大的时空做到了不可思议的、神话一样的转移,在时势和英雄的双重推动下,从失败走向成功,在漫长而艰辛的长征中,进一步锻炼了队伍,实现了战略转移,长征的后果至今有着深远影响。在长征尚未完成之时,对于长征本身便有了塑造神话的创作,毫无疑问,长征是红军书写的一出史诗性神话,不仅用子弹和血肉,八十年间一直在诠释、充实和表达。
    作为中央电视台“中国梦”展演的首部电视剧,并作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献礼剧,战争军旅剧《十送红军》通过10个红军战士的视角,以“于都撤离、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激战嘉陵江、转战乌蒙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十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成长、蜕变、抗争与牺牲的故事,阐释了“信仰·承诺·牺牲”的主题。
   《十送红军》也被称为其创始人李明先生的遗作、遗愿。知情人说,李明先生对那一段历史的确充满了感情。可以说,这种感情感染了每一个参与创作的人员,从编剧到导演,从演员到幕后,使得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感情的真实而感动。红军的神话是一出壮烈、威武、积极而有作为的言说方式,小马奔腾出品的《十送红军》,以共产党建政后创作的一首歌曲为核心创意,通过十个单元故事,描述了长征十个着名桥段的十个人物,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女儿也是战士,他们的成长、蜕变、抗争与牺牲。李修文、胡坚、李海洋的剧本里,他们都不是传统模式的高大全,却更为有血有肉有细节,有缺陷有遗憾有矛盾的英雄,才是真正有可能存在过的英雄,毛卫宁导演的《十送红军》与绝大多数同类型提醒的红军神话叙事都不相同,却让红军长征80周年的观众觉得更为可信,本剧将好莱坞美学、中国传统叙事和革命价值观进行了奇妙的嫁接。
   《十送红军》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内容与人们熟悉的歌曲《十送红军》的内容并不相同。歌曲《十送红军》来自赣南民歌《长歌》,内容主要是送别红军、盼望红军归来,体现苏区民众与红军的感情联系,而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的内容是长征路上关于红军牺牲的十个故事。因此,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的“送”不是远行的送别,而是生者对死者的相送,是只有相送、没有回来的生离死别。当年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经常到村头、河边、大道旁送别红军,有时一边送一边唱。如泣如诉的《十送红军》,是当年红军和老百姓军民鱼水情的真实表现。电影《十送红军》把“送”变成了牺牲,但依然没有改变百姓拥戴红军、红军为百姓打天下的精神初衷。
    牺牲是《十送红军》这部电视剧的主题,十个故事的主角全部牺牲,他们身份低微、渺小,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父亲、儿子、丈夫、妻子和兄弟,是最平凡的普通百姓。但是,他们有着极不平凡“改变世界”的决心,他们没有一个最终逃脱死亡的命运,甚至是主动送死,但他们的死是悲壮的,他们用自己的死换来了战友的生,将那种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精神传递了下去。正是这种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雄心,让一张领袖和士兵的合影,从贺坚手上一路传递到了延安;正是这种雄心,让高福星从瑞金一路走到了延安,并最后战死在延安门前……他们的死可歌可泣,小人物谱写的是一首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
    死亡,对于和平年代的人而言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现代人或许很难想象革命先烈为什么会慷慨赴死,也难以想象他们为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伟大事业而舍弃自己的小家乃至生命。老兵钟石发接到上级命令,他需要在四个战士儿子中,找回一个以保留钟家血脉。不想,四个儿子个个铁骨铮铮,不愿就范。英雄老爹与战士儿子,他们都选择了国家大义,摒弃了小家亲情,最终这位父亲骄傲而又自豪的与儿子共赴死亡。钟石发的扮演者刘威说:“我们不是在诠释一个角色,我们是在经历一场人生的阶段,为今天的幸福生活去缅怀故人以及为我们打好的江山。”为有牺牲多壮志,这样的情怀,令人无法不动容!
   
(二)
    1934年开始的长征,在两年中,红军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最后落脚延安起死回生。中央红军长征长驱二万五千里,爬过18座山脉,走过600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6万人,到延安时约七八千人,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时有8万多人,1936年到陕北约3万人。
    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钟石发、戴澜、张二光、高福星、贺坚、小桃、李复生这样的血肉之躯!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胜利。这些冰冷数字背后的无数牺牲,热血已经彻底冷却了吗?我想在这里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的播出,给每个中国人提供了重新思考这一问题的契机。
    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讲的是红军战士的牺牲,剧中基本上没有高级领导出现,主要人物大都是连长以下的普通红军战士,这是一种真实。长征路上战斗无数,红军战士牺牲无数,很多牺牲者只是一个数字,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十送红军》仿佛就是为所有在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战士吟唱的一首赞歌。几乎每个牺牲都是那么义无返顾、无所畏惧,都是把生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虽然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普通人,都有各自的缺陷,但是,在一种精神的号召下,无数没有名字、前赴后继、大无畏的牺牲,构成了一段永远难以磨灭的历史。在各个牺牲故事之间起串联作用的道具,像是一个接力棒,无数的牺牲者用生命传递着它,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条用生命和鲜血铺成的道路。电视连续剧的创作者以饱含情感的笔墨,以诗化的方式,浓墨重彩地为红军战士的牺牲谱写了一曲赞歌、塑造了一组群像。
    每一个牺牲都是勇敢的,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也用了一些笔墨描绘那些甚至不识字的普通红军战士如何战胜各种自身的障碍和缺陷,成为真正的英雄。它描绘了年轻红军战士的成长,这种成长也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大道理都必须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才能有号召力,任何人只有将自己汇入一个伟大的事业,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乃至死亡变得有意义。所谓意义,绝不在个人,而在于众人的认可。因此,所谓伟大的事业,也不在于理论的认定,而在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认可。中国革命历尽千难万苦的成功,离不开那些从普通人到红军战士的成长。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那种精神、那个目标,舍生忘死地为之流血牺牲,根本就在于那个目标是无数人愿意接受的。那么,今天,我们在追问“为什么”、“是否值得”这样的问题时,我们是否也该追问:那个目标实现了吗?那个目标是否还在?
    电视连续剧《十送红军》剧中牺牲的红军战士有父子、兄弟、夫妻,还有暧昧朦胧的情人、朝夕相处或素不相识的战友,他们中间有亲情、友谊,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衬出放弃生命、慷慨赴死的崇高。那么,今天的观众观看这部连续剧必然要问:他们为什么牺牲?他们的牺牲值得吗?这是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直接刺中我们今天的灵魂;这是一个极为沉重的问题,压在今天的身上,无法搬开。剧中多次出现一首歌:“我们为谁来打仗,为谁扛起枪?”80年前,这个答案很简单:为天下穷人,为推翻那个穷人没有活路的世道,为了红军对百姓的一种幸福生活承诺,所以,他们才以命相搏,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大家。按剧中人物钟石发的说法就是:明天还你一个世界。剧中通过军民关系的几个片段,讲述了这个朴素而强大的道理。那么,80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再来回顾当年的牺牲,依然可以问:他们为什么牺牲?他们的牺牲值得吗?这个问题既是问昨天,也是问今天。它向每一个活着的人发出最强大的询问:那些牺牲,我们是应该牢记,还是可以遗忘?

(三)
    翻开历史,江西的于都县作为当年的红军长征第一个集结地,在长征前的两次突击扩红中,有1万多于都子弟参加了红军,如钟石发这样全家参军,又全家牺牲的亦不会在少数。
向死而生,是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才能更勇敢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乐观地死去。
    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历经1年的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有8万多人,最后到达陕北时只余8000多人,途中7万多人离队――只在湘江边就牺牲了4万,从前我们看到的长征故事,多是那些最后生存下来的红军如何化险为安逃出生天,为中国革命保存了火种的,这次的《十送红军》,以10个小人物的长征故事,以10种红军战士的崇高死法,第一次告诉你,长征能熬到最后还能有8000多人(主要领袖都在)活着,首先是靠其余的人敢死换来的。
    在过去的长征剧中,要么是红军领袖纵横捭阖,要么是长征勇士无畏冲锋,对长征的思考和探索深陷教科书的桎梏。由刘威、佟大为等领衔的《十送红军》则第一次将一腔热血和无限浓情倾注于长征路上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一兵。
  《十送红军》以红军瑞金挥师、湘江战役、四渡赤水、飞夺泸定、雪山草地和吴起会师等长征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0位不同年龄、性别、兵种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成长、蜕变与抗争的故事。导演毛卫宁和编剧李修文无意成为高大上口号的传声筒,也不满足于歌功颂德的浅层挖掘,踏踏实实扎根在了长征队伍的最深处。老红军钟石发奉命给钟家留后,最终还是与四个儿子壮烈牺牲;微不足道的小战士邓秋生负伤醒来,意外成了红军楷模;伍炳与沙奎并肩作战,却陷入相互怀疑的怪圈;炊事员老憨本一心求死,为抚养低能儿又苟且偷生……10个故事彼此独立又不无关联,均是前所未见的切入点和视角。
  关键的是,这10个故事殊途同归,全都慷慨就义,无一幸免。以往的长征题材通过死亡与牺牲,要纪念和讴歌胜利,《十送红军》则是祭奠悲壮而忧伤的献身。为了尽可能地给这些籍籍无名的战士最大篇幅,编剧和导演对白军和领袖吝惜笔墨,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了10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为我们还原了一段真实的悲悯岁月。
  较之以往的长征作品,《十送红军》增添了不少个体的表达,甚至不乏对长征本身的探索和思考。以刘威领衔的第一个故事为例,这看似《拯救大兵瑞恩》的桥段背后,深埋着残酷的先兆。钟石发的儿子们均以敢死队为荣,或者说他们依旧深陷冲动的万丈豪情,对长征的危险并无清醒认知,这也是征途中无数底层战士的生存状态。而相比钟石发父子的牺牲,钟石发与乡邻刘四喜的碰撞更富探讨价值。一位千方百计想留下儿子来传承香火,一位毫不情愿地奉命接儿子去追随大部队;一位想方设法要给儿子一条现实生路,一位只想给儿子一个理想的死法。借着两位老人对家与国、个体与群体的理念碰撞,后人对那段传奇征程的反思与诘问溢于言表。
    编剧可以让人死得丰满,导演可以让人死得其所,摄影可以让人死得悲壮,化妆可以让人死得唯美,但就战争本身来说,无论如何包装,都是残酷现实。《十送红军》更多的是在战争苦难和暴力美学基础上重构我们对长征乃至战争的认知,它不是高大上的礼赞,而是一曲祭奠苍生的悲歌。这样的探索也意味着我们的战争剧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四)
    在长征出发一刻,红军的高级领导者们已经知道,这一路必然面临着巨大的牺牲,而且革命已危在旦夕,但在钟石发及他的4个儿子们眼中,革命仍在高潮中,或者说,他们最后其实是死在对革命危机不自知的豪情里的,这也是长征中无数最最底层红军战士的死亡状态。
    在剧中瑞金曾经的“职业革命家”、“瑞金的孙中山”钟石发,被刘威塑造为一个从孙中山革命时代开始就一直在外寻找“革命”的带有叛逆性格的农民阶级,这在钟石发的乡邻刘老汉刘四喜(李虎城饰)的眼里就是个疯子,或偏执狂,话说当年那些敢于抛头洒血的人们又有几个不偏执呢?剧中有几段是刘四喜对钟石发关于如何当一个好父亲的诘问,我以为那些诘问都是可以穿透时间来到眼前的,钟石发与刘四喜之间关于此的争议在这个故事的最后得出结论,刘四喜是想給儿子一个现实的生路,而钟石发是給了儿子们一个理想的死法。
    而钟石发的二儿子,钟二发(唐以诺饰),这个早就被老爹和兄弟们完全看“扁”的羸弱红军,被编剧、导演极为巧妙安排了一个伟大的情节,他表面上是红军学校的教员,孩子王,其实是红军中央纵队非常重要的谍报专家,《十送红军》蜻蜓点水式地渲染了一下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情报专家们的工作态,便直奔这项特殊工作的从事者的生死观,即每一名红军的谍报员,只要你愿意为你的主义干这事儿,就必须接受你的身后会站着一个端枪上膛的战友,既是你的卫士,也是你的刽子手,而最后,这个刽子手居然得由他的老爹钟石发亲自担当。最终,钟氏全家牺牲。残忍至极,深刻至极,也崇高至极。
    李修文、胡坚、李海洋的剧本里,他们都不是传统模式的高大全,却更为有血有肉有细节,有缺陷有遗憾有矛盾的英雄,才是真正有可能存在过的英雄,毛卫宁导演的《十送红军》与绝大多数同类型提醒的红军神话叙事都不相同,却让红军长征80周年的观众觉得更为可信,本剧将好莱坞美学、中国传统叙事和革命价值观进行了奇妙的嫁接。
  从瑞金到延安的相片,凝聚了无数小人物的牺牲,刘威“火线寻子”很情深,佟大为“断指神枪”很凄厉,“战场逼婚追情郎”的,“低能菜鸟士兵”的友情,“女红军毁容潜伏”的浪漫,“真假常胜将军”的巧对,“千里护棺”的诺言……红军神话意义的本身过于集成,蕴含了足够的时代精英的鲜血、信念和希望,《十送红军》里大多数单元故事都对中外经典故事进行了搬演,并且实现了比较有水准的艺术存在感。
  那些人为什么不怕死,勇于直面淋漓的献血,就是《十送红军》想要观众明白的缘由。在剧集里,红军给了组成红军的个体以自由的生命力,他们的选择便是人性、党性和组织、人民的选择,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在伟大事业里让自己的鲜血成为红旗飘飘的精神概念组成者。
    红军神话从来便不隐匿需要牺牲和流血,必须在扭曲而残酷的斗争,才能取得对现实秩序的颠覆,这个神话必然要让参与者改变,否则便不可能实现对困境的突破。当这些战士们将自我分子化又聚合为整体的红军概念之后,一便是一切,他们于是可以前仆后继、周而复始做到了将星星之火的信息传递下去。编导的价值在于寻找一种精神价值的诠释,而这种价值在那个时候是一种美好理想。意识形态有她自己的存在方式,艺术创作同样如此,至于拥有最终解释权和观众,应该都能明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五)
    这些年我们看多了美国大片所表现的那种个人英雄主义,国家主义以及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在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利益,或捍卫正义,维护和方面,好莱坞从来不惜张扬。《空军一号》中,主人公麦克·马歇尔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物,在国家的安危及自己家人和属下受到威胁,美国的命运遭遇劫难时,他肩负着一个民族的使命,独自登上了飞机,将一帮恐怖分子成功解决掉,拯救了国家,挽救了家人,可谓孤胆英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美国大兵们为了一个母亲的愿望,浴血奋战,牺牲了八个战友的生命,换取了一个人的生还。电影中所传递的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也被美国乃至世界观众所接受。
    相比而言,国内一些主旋律题材的电影,尽管也试图表达主流价值观,却或脱离现实或脱离历史,或干脆就因为滥编剧而毁了整部戏,导致观众对战争、军旅题材的戏一直缺乏耐心。《十送红军》的编剧却别出心裁地用十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把整部戏的英雄主义、民族主义表达得酣畅淋漓。每个故事结尾的时候,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非常自然地衔接上,这种手法我们似曾相识,在美国电影《云图》里见过,在电影《北京爱情故事》里也见过,而在电视剧中则是第一次见。而且,制作方似乎在用拍电影的手法在拍电视剧,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小细节上又丝丝入扣,所以视觉上的冲击才会那么明显。
    战争的残酷性在《十送红军》里表达得特别真实。第一个故事中原本温馨的父子情谊,在突如其来的战争面前,让人感到非常沉重。以往很多表现红军的片子我们宣扬我军战无不胜,敌人被打得落花流水,那肯定不符合真正战争的真实情况。在《十送红军》中,我们看到老军人钟石发的几个儿子在他面前相继牺牲,镜头里那种真刀真枪的现场感令人窒息,戴澜潜入敌营时,看到红军被俘虏后被残忍地折磨并被打死,这种真实得令人发指的场景在类似题材电视剧中很难看见。红军的牺牲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悲壮,影视作品也没有必要避讳这一点。最终的胜利,无法抹去在取得胜利过程中那些真实的惨烈。
    十个牺牲故事中的最后一个,是一个生与死的对话。在这个故事中,毛泽东出现了。创作者借用毛泽东之口说道:我们永远和他们在一起,没有阴阳相隔;借一位濒死的红军战士之口说道:我希望在长征的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敌人的最后一颗子弹打死,在我之后,再也没有红军战士的死亡。因此,最后一个故事既是关于死亡,也是关于活下去,所有的牺牲故事在这里被彻底地诗化,成为人们祭奠的丰碑。最后一集的结尾,一连串闪回的现代镜头,剧中牺牲的那些英雄,化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各军种的一员,熟悉的面庞再次出现。创作者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过去是今天的一部分,今天的一切离不开过去,过去依然在我们心中。那些死去的英雄还在看着我们,他们的灵魂在每一个活着的人的心中延续。那是一种信仰,不因为个体死亡而消失。只要这种信仰还在,那些牺牲的英雄就在后人的心中获得永生。一定意义上说,《十送红军》把十个牺牲故事连接起来的叙事方式类似某些讲述“百年家族”的叙事方式,祖辈、父辈、子辈、孙辈都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而血脉在传承,这一点永远无法改变。这种血脉不光是生物意义上的,更是精神意义上的。
    从历史真实的角度说,尽管《十送红军》可以挑出一些瑕疵,然而,创作者选择了以诗化的方式描绘红军战士的牺牲,决定了它将感情真实放在更高的位置。《十送红军》是一部感情充沛而饱满的影视作品。最后一个牺牲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高福星,寓意“中国工农红军福星高照”,它既直接体现了创作者浓厚的情感,也使得剧中无数的牺牲再次得到最朴素的升华。
    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但看了《十送红军》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在长征成为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之前,它只是一支敢死队。“我们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死也要死在改变世界的路上。”“鲜血很珍贵,生命也很珍贵,但是我们有更珍贵的目标,更珍贵的信仰,需要我们不怕牺牲,不惜代价,坚决捍卫。”这,便是导演毛卫宁和编剧李修文对长征做出的全新阐释。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488
帖子 12088
积分 100488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
发表于 2014-6-14 17: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长征其实就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智慧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9 06:17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