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华茶文化集锦 [打印本页]

作者: 舞动全城    时间: 2016-8-3 23:06     标题: 中华茶文化集锦

“茶”字的由来
  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诗经》。《诗经·邶风·谷风》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之句。但此“荼”字,是茶,是菜,还不明确。至公元前200年《尔雅》成书后,始将荼定为茶。《尔雅·释木第十四》记载:“槚,苦荼”。晋郭璞《尔雅注》说,槚是一种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取者为茗”。至于“荼”字何时改写成“茶”字,据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茶”字是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柳公权书写《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公元855)裴休书写《圭峰禅师碑》时开始,因此他确定“茶”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





紫砂壶的鼻祖供春

  今知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制造紫砂壶的是宜兴金沙寺的一位僧人。这位僧人,有“闲静有致”但佚其姓名。有姓名流传焉的第一位制壶专家龚春,又叫供春,明代人。他原是位参政吴颐山的家僮(一说是婢女),曾在宜兴金沙寺侍候主人读书,闲时他在寺内看到老僧终日炼土,制成茶壶,日久天长他偷偷地在老僧那里学得制壶绝技,以后即以制壶为业。所制壶温雅大方,质薄而坚,有“供春之壶,胜于美玉”的美誉。

  茶叶是如何命名的

  茶叶命名的方法很多。

  有的根据茶叶外形命名,如形似瓜子片的安徽六安“瓜片”、形似珍珠的浙江“珠茶”、形曲如螺的江苏苏州的“碧螺春”等。

  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而命名,如浙江杭州的“西湖龙井”、江西的“庐山云雾”等。

  有的根据外形色泽或汤色命名,如绿茶、红茶、黄茶等,

  也有的将外形色泽与形状结合而命名,如“银毫”、“银针”等。有的根据茶叶的香气、滋味的特点而命名,如具有兰花香的安徽舒城的“兰花茶”等。

  有的根据采摘时期和季节而命名,如清明节前采制的称“明前茶”、4~5月采制的称“春茶”、6~7月采制的称“夏茶”、8~10月采制的称“秋茶”、当年采制的称“新茶”等。
有的根据加工工艺而命名,如用铁锅炒制成的叫“炒青”、用太阳晒干的叫“晒青”等。
  有的根据包装的形式命名,如“袋泡茶”、“罐装茶”等。

  有的按销路不同而区分,如国内销售的称“内销茶”,销往边疆的称“边销茶”,外销为主的称“外销茶”等。有的依照茶树品种的名称而定名,如“水仙”、“大红袍”、“奇种”等,

  这些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

  有的依产地不同而命名,如广东的“英德红茶”余杭的“径山茶”等。

  有的果味茶、保健茶按茶叶添加的果汁、中药以及功效等命名,如荔枝红茶、菊花茶、人参茶、明目茶等。

   中国茶叶分为六大基本茶类

  我国茶叶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其中绿茶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红茶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种,乌龙茶分为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白茶分为白芽茶、白叶茶,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黑茶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滇桂黑茶。

    茶道

    茶道 tea ceremony;sado 烹茶饮茶的艺术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茶道法则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

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
  中国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②斗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余韵。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在安徽祁门地区也有盛行。工夫茶讲究品饮工夫。饮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特别是待客,更为讲究。

  茶艺茶道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含茶礼、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享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心养性、参悟大道。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和茶文化之间。

  茶道的内涵大于茶艺,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艺与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评论

  1、在中国,“道”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而不是这些生活的枝叶。反观日本,它从中国拿过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国,而其发展之路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艺术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反观日本茶道,强调的是以下三个观点: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这四个字,人们马上就会和茶道联系起来。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诸形式。

  (二)一期一会

  “一期一会”中 “一期”指“一期一命”“一生”“一辈子”的意思。一期一会是说一生只见一次,再不会有第二次的相会,这是日本茶人们在举行茶事时所应抱的心态。这种观点来自佛教的无常观。佛教的无常观督促茶人们尊重一分一秒,认真对待一时一事。当举行茶事时,要抱有“一生一世只一次”的信念。时至今日,日本茶人仍忠实地遵守着一期一会的信念,十分珍惜每一次茶事,从每一次紧张的茶事中获得生命的充实感。

  (三)独坐观念

  “独坐观念”一语也出自井伊直弼的《茶汤一会集》。“独坐”指客人走后,独自坐在茶室里,“观念”是“熟思”、“静思”的意思。面对茶釜一只,独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静思此日不会重演。茶人的心里泛起一阵茫然之情,又涌起一股充实感。茶人此时的心境可称作“主体的无”。

  由此可见,在日本茶道中,刻意地淡化了人的存在,而一味地强求对茶的突出。这正是两国茶文化上最大的差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国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差别。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 结论: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故而起发展的特点是在广度上,以求博大,所谓之:茶文化,并与儒家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讲,把中国茶文化从儒家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研究是不现实的,也正是这一点,因为中国文人的洒脱不羁,中国茶文化,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同时,又由于在中国文化中,“道”是一种非常神圣、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中国对于茶,只是笼统的称之为“茶文化”或“茶艺”,而不敢奢谈“茶道”。
  反观日本,从一开始,茶的传播就是自上而下的,上层社会将茶上升为一中莫名其妙的宗教,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某种需求,将茶套入一个神圣的光环中,务精务细,不能不说拘泥于表象而沦落为形式了。在茶道中,人已经沦为茶的奴仆,似乎是有本末倒置的嫌疑。

  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表象上看,自近代以来,中国的茶文化趋向于没落,反而不及日本这家后来者了;但从深层次上看来,这是由两国的民族心态和文化底蕴所决定的:在中国,茶只是一门艺术,是从属于人的一种文化现象;而日本,则是神圣、严肃的大“道”。



红茶的特点及种类

红茶的特点是红叶红汤,是经过发酵后形成的品质特征,干叶色泽乌润,滋味醇和甘浓,汤色红亮鲜明。红茶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著名的红茶有“祁红”、“宁红”、“滇红”等。

乌龙茶的特点及种类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色泽青褐如铁,因此也称为“青茶”。典型的乌龙茶的叶体中间呈绿边,边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称。汤色清澈金黄,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醇鲜爽。其代表有“铁观音”、“大红袍”、台湾的“冻顶乌龙”。

白茶的特点及种类

白茶常选用茶叶上的白茸毛多的品种制成。成品白茶满披白毫,形态自然,汤色黄亮明净,滋味鲜醇。其代表有银针白毫、寿眉、白牡丹。

黄茶的特点及种类

黄茶的特点黄叶黄汤,香气清悦,滋味醇厚。如“君山银针”其芽叶茸毛披身,金黄明亮,也称“金镶玉”,汤色杏黄明澈,其代表的四川的“蒙顶黄芽”、“霍山黄芽”。

黑茶的特点及种类

黑茶的特点是叶色油黑凝重,汤色澄黄,叶底黄褐,香味醇厚。黑茶主要压制成紧压茶,供给边区少数民族饮用。

花茶的特点及种类

花茶是以绿茶中的烘青、红茶等作原料,用茶叶和香花进行拼和窨制而成,使茶叶吸收花香而制成。主要有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花茶是我国北方地区特别适销的一种茶叶。





  
作者: 任重道远    时间: 2016-8-14 15:45

普及贴,很不错




欢迎光临 书酒国风 (http://shujiu.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