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不得不说的话------谝谝赵本山
[打印本页]
作者:
箭气箫心
时间:
2015-6-24 16:49
标题:
不得不说的话------谝谝赵本山
不得不说的话
------谝谝赵本山
(一)
从铁岭农民,到东北名片,再到如今的争议中心,以喜剧表演成名的赵本山,赵本山自1990年第一次上春晚,迄今24年,俨然已是一棵参天大树:15次央视春晚一等奖;二人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7年《乡村爱情》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09年《乡村爱情2》获第十一届辽宁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无论对于小品还是影视作品,不管外界的评价如何,都没有影响赵本山喜剧版图的扩张。2004年,本山传媒与辽宁大学合作成立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赵本山的喜剧艺术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
以“本山大叔”为首的赵家班春晚小品、《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电视剧,被喜剧化的农民形象闪耀多时。赵本山,无疑是这场喜剧化风暴的代言人。有评论认为:2000年以前的赵本山来自田间地头,有他独特的生活体验,表现出了民间艺术的幽默机智,还有一定的批评性。但是赵本山很快从一个淳朴表演艺术家变成了一个文化商人,他的艺术生涯走向了商业附庸,把央视春晚舞台变成营销刘老根大舞台的一个平台。赵本山曾填补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格局中农民形象的空白,也正是因此,人们对于农民、农村的认知也固化为东北农村就是整个中国农村,对农民形象的呈现,流于表面,甚至庸俗化、审丑化。以至于每次赵本山有新的作品面市,总免不了一番雅俗之争。
(二)
说赵本山师徒的作品低俗,大概是无可置疑的,绝不是扣帽子,这完全可以从赵本山的小品和电视剧里得到印证:赵本山电视剧里的农民形象多残疾:刘能,结巴;谢大脚,脚大;赵四,面颊痉挛;刘大脑袋,脑袋大、眼疾、瘸腿;王木生,大舌头......;赵本山的小品里,大多拿农民开涮。有时,自己也经常模仿他那瘸腿、瞎子的叔父(他的启蒙老师)的瘸、瞎并来上两段,还为自己的演技引以为豪。就连作为赵本山得意门生的小沈阳,一出场就是把中国男人当太监看,当“二鸡妞儿”去亵渎。难怪有人说“赵本山师徒丑化亵渎了中国农民与男人。”有人更认为赵本山就是三俗的代表——低俗,媚俗,再加恶俗!
拿残疾人等有生理缺陷者找乐是中国搞笑的一大传统手段,赵本山的艺术人生有着抹不掉的污点:嘲笑生理缺陷、侮辱弱势者。不仅是小品,在赵本山拍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中,有至少2个结巴,一个瘸子,一个歪嘴,电视剧靠这些来营造笑料。
一位网友这样写道:早年的春晚,有一个小品叫《拜年》,赵本山一句“还给寡妇挑过水”,伴着范伟惊疑又尴尬的表情,春晚现场笑声一片,我不经意间转头看着母亲,她神情黯然的起身离开,去客厅父亲的供桌前静静的坐着,我也关了电视去陪她,这个年三十,我和母亲就这样静静对坐着,喜庆快乐都与我们无关。这个节目是春晚的直播,当时像我这样的家庭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母亲伤心落泪呢?我一直在想这个包袱有什么好笑的?而大家又为什么笑得这么神秘猥亵呢? 这种拿寡妇开涮的桥段在《捐助》中体现得更明显。
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后,一位美国华人作家撰文说,赵的表演“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在国外网站上看到对赵本山演出后的报道,大多都是负面评价,甚至有人还要起诉赵本山歧视残疾人的恶劣表演。纽约律师陈梅说:在赵本山的演出之后,我接了很多电话,很多人抗议他的演出内容,我个人也有同感。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者,他的演员模仿瘸子等残疾人,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连赵本山本人出场时都说了 一句话“大概全中国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赵本山刘老根队伍里”。陈梅说:“我认为如果赵本山的团队不改变内容,就不应该再出国了。因为这种演出放在主流社会,演出厅门口会聚集很多残疾人和肥胖者抗议。”
郭春孚指出,赵本山到美国巡演惹出了一大堆“新闻”,其中大多数为负面的。尽管他本人一直坚称在美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演出空前成功,但从国外网站上看到的报道却相当难听。更有甚者,还有人要起诉赵本山歧视残疾人。美国观众对赵本山的批评:赵本山的演出团队,演员上台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演员模仿残疾人,内容庸俗,言辞粗鄙;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赵本山以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为能事——这根本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而是低俗文化或曰“伪文化”。 数年来不少学者观众都曾指出过赵本山小品的低俗问题,比如模仿残疾人身体缺陷,贬低农民等,但他却并未有多大改变,这可以从对观众的批评不屑一顾的他的经纪人所说的话中见到一斑:演自己的戏,让别人去胡说八道吧。
(三)
乡土题材的艺术创作中,从来就不乏喜剧的元素。《阿Q正传》中的阿Q,言论行动中的矛盾、纠结,无不带着喜剧的讽刺;《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作者高晓声也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陈奂生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进城后的自卑、自大、心思算计展示得淋漓尽致……
鲁迅、高晓声等一批乡土作家用戏虐的语言、喜剧的舞台,将农民的历史命运和生活、精神状态的悲剧当作喜剧来写,这种强烈的“反讽”效果,让观赏者总会笑中带泪,“一曲结束”带来的是无限的思考。
中国农民文学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到赵树理的“山药蛋”派写实,从解放初期的新农民形象塑造到后来乡村风情的多元化展现……作者对笔下的农村和农民,有眷恋也有批判,有同情也有鞭策,有赞美也有揭露,既有真实的笔触,也有深刻的思索。
然而到现在,一些作品已经失去了戏虐中的内涵,仅靠取笑和哗众取宠来取悦看客。近些年农村题材电视剧所呈现的中国农村,大多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即使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难题,也往往被出人意料地轻松化解。这类电视剧最大的卖点、看点就是笑:农民的无知,可笑;农民的简单直爽,也可笑;农民的狡黠计算,更可笑。这里所呈现的,是一个妙趣横生、乐不可支的喜剧世界。
“一身皱巴巴的中山服,一顶破旧的八角帽,一张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猪腰子脸’,一口经过改造了的东北话”,构成了赵本山20多年来塑造的农民形象;以插科打诨的语言、夸张的肢体、无底线的自嘲、相互的揶揄讽刺,构成了赵氏喜剧逗乐观众简单粗暴却有效的元素。赵本山的喜剧艺术畅行二十多年后,农村和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赵本山的喜剧艺术却难有新的突破。
纽约作家毕汝谐撰文说:赵本山节目内容庸俗,言辞粗鄙,却能够红遍大江南北,创造天文数字的票房价值,并且赵本山本人成为春节晚会的台柱,十几年如一日。究其原因,赵本山是今日中国转型社会的产物。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马三立等起自旧中国的街头地摊,却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摆脱低级趣味,寓教于乐,赢得健康的笑声,使相声得以登大雅之堂;侯宝林甚至荣膺北大中文系名誉教授,开“曲艺概论”课程。今日中国,大众的艺术趣味、精神境界日趋低下,排斥严肃文化,追捧低劣作品乃至糟粕;赵本山顺势开历史倒车,将旧中国街头地摊的噱头找回来,奉为至宝,以嘲笑生理缺陷、插科打诨为能事。这样一个活宝,却成为观众的宠儿。
现在的电视剧,真正拍农民题材的仍旧比较少。影视作品受到利益和受众的影响,在商业化、消费化、娱乐化之后,很少有机构或者投资方投钱拍摄农村题材的作品。这让真实的农村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在赵本山的“喜剧化”风格下,农民一方面作为落伍于时代的弱势群体,另一方面又小黠小坏。这样,他扮演的人物,一方面很卑微,另一方面又不值得同情,结果就成了不会产生痛感,也不必给予人道同情的纯粹的喜剧对象。农村戏因而也就走入了一个可怕的误区,赵本山把农村戏变成了小品戏,他丢弃了中国农村传统的深厚底蕴。
(四)
2011年开年第一雷语,就是赵本山的“我买飞机是为国争光”。有人评论:“明星有钱了,别说买飞机,就是开飞机,甚至投资火箭,都未尝不可。但是,把买飞机与为国争光扯上钩,就有点儿不伦不类了。买飞机与为国争光之间,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有网友评论说,赵本山买飞机,不知道他给国家争了什么光?让西方人称赞中国人很有钱?假如真是这样,那不是为国家争光,那是给国家丢脸,因为90%的中国人没有钱,还有几千万孩子因为家里贫困无法上学,更有几千万年轻人因为房价太高无法结婚。有网友调侃赵本山,说买飞机为国争光是假真诚、真忽悠:“还好,他买的是飞机,若他买的是飞船,那就该说成是为地球、地球人争光了——这赵本山难道是演小品《卖拐》系列太入戏,分不清戏里戏外了么?”
听这口气:本山大叔调侃残疾人,嘲笑生理缺陷,侮辱弱势者,原来是为国争光!在国外演出差点被人起诉歧视残疾人也是为国争光!个人奢糜华侈买飞机也是为国争光!
“忽悠”一词出自东北人的口语,本来流传并不广的一个词,由赵本山之口流传中国大陆乃至海外。听了本山大叔的这番话,你是不是明白什么叫“忽悠”了?!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5-7-16 18:01
见仁见智
欢迎光临 书酒国风 (http://shujiu.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