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扶不扶”的忧虑究竟说明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箭气箫心    时间: 2014-2-1 20:23     标题: “扶不扶”的忧虑究竟说明了什么?

“扶不扶”的忧虑究竟说明了什么?

  (一)
    2014年被网友热议最多的春晚语言类节目,无疑是开心麻花的春晚小品《扶不扶》。在随后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最满意”、“最受欢迎”节目票选中,《扶不扶》稳居于语言类节目第一,并且在部分榜单中超越了据说没有女性不爱的李敏镐的《情非得已》,成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扶不扶》在各种最受欢迎票选中,是唯一和李敏镐《情非得已》一争长短的节目。节目一经播出, “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等台词便受到观众热议,获得媒体、网民的竞相转发。《人民日报》更是两次转发作品中的经典台词。该小品被人戏称为“全球老太太讹人教学录影带”。
    春晚小品《扶不扶》中,“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奔驰”,和结尾处的“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因为直指社会热点,爆笑吐槽中传达正能量而受到观众强烈赞许。更有无数观众表达和小品中一样的困惑,“如果真是我遇到了,扶不扶真是个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功到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个问题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与讨论,不少人在说出“会扶”这个答案时变得犹豫不决。近日,“四川达州3名儿童搀扶倒地老太被讹”、“浙江金华八旬老人倒地五六分钟市民不敢扶”、“北京老外撞人却误传倒地老人讹诈”等一连串事件,让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有鉴于此卫生部在2011年9月6日发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指南》提出: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等内容,引发网民热议。不少网友认为,在大家正从道德、法律层面激烈讨论老人跌倒“要不要扶”的时候,《指南》关注的却是“如何去扶”,有网友表示,扶得不专业会不会成为“索赔理由”?

(二)
现在全国人民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看见一个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其实它已经不是一种玩笑话,现在甚至朋友之间都在问,如果真看见这种情况你到底该怎么做?大多数人很坦率的回答我不扶,为什么呢?我害怕,怕被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出现的那几个糊涂案给大家、给全国人民这种警示,而且告诉大家你没有撞老人的话你干吗去扶老人呢?我觉得法官的这样一句话实在是把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推到了一个可怕的边缘。像我们现在发生多起老人摔倒没人帮扶的尴尬事件,其实就是这前段时间这些糊涂案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具体体现。
13亿人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我觉得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要套用一句不大合适的话,中国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就是让人们都不敢去扶一个老人。我觉着这种情况是一种警示,如果这种情况下去的话,谁家的老人在外摔倒都是同样的结局,不会有人扶的。在这种可怕的社会的冷漠中,所有人都是失败者,包括那个法官,我不知道那个法官他到现在为止怎么想。他认为他家的老人出去摔倒会有人来扶吗?我觉得这个法官可能也会有一点考虑,因为他的这种判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中国有个法律原则:谁主张谁举。如果一个摔倒的老人不能完全举证扶他的人就是肇事者的话,法院为什么要这么判?这个事件本身就反应了现在法官无法想象他们本身的判断力,在他们的逻辑和概念之中,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是见义勇为的,所有人都是罪犯。只有这些肇了事的人才会去扶老人,这简直是混帐逻辑。这种逻辑为什么能当法官,而且做出这样的判断,我觉得这真是值得考虑的一件事情。另外我觉得,从社会的角度来讲,法院为什么会这样判,跟我们整个老百姓所缺失这样一种救助保障机制也是有关系的。在成熟的国家,穷人的救助是不用法律来管的,他有一套救助基金。那么这个时候法院也不用担心穷人没有钱去救治,而要把扶他的人来做冤大头。那么从这种情况之下,我相信从社会和法律的角度共同来救治,也许能够救治我们这个社会的顽疾。

(三)
我们应该坚信道德有强大的自净功能。天津许云鹤案二审休庭后,当事人王老太走出法院时,受到群众的围堵谴责,一名妇女向她高喊“将来你要受到人民的谴责的”!王老太及其家人要打车回家时,出租车司机知道这件事后,因怕被“碰瓷”而选择了拒载,并且声言“不怕拒载被罚”。最后,王老太及其家人在一片谴责声中黯然离开。法院二审结果未定,道德审判早有定论。
四川三小孩扶起摔倒老太,反被索赔,令人愤懑而又无奈。扶不扶老人这个问题困扰社会以来,公安机关罕见处罚诬陷者,还三小孩子及家人以清白。可见,“扶还是不扶”的问题不仅在道德层面引起关注,已得到司法机关的正义支持。
2013年12月2日,发生在北京街头的老外撞沈阳大妈事件,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而在17天后的沈阳,同样的剐碰,留下的只有相互理解。被撞大爷的一句“我有医保”成了“扶我没事”潜台词。更加令人感动的是,“我有医保”竟然是“善意的谎言”……这一切,既让人们看担忧道德滑坡的诚信危机,又让人们欣慰人心并没有倒下。
任何社会都有道德高尚的人和道德低下的人,连孔子都咒骂他的老朋友原壤“幼而不孙弟(小时候不知道友爱兄弟),长而无述焉(长大了没任何作为),老而不死,是为贼”!并且“以杖叩其胫(用拐杖敲他的小腿)”。任何时代都可能出现极个别为老不尊者,但这也正好检验我们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水平:看法律和政策能否给助老者公平的对待甚至褒奖;看公众是否能冷静、理性地看待,是否因个别不道德的行为而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

(四)
2013年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对1390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持续关注与扶老人有关的新闻,20.2%的受访者承认在自己身边有过老人倒地而得不到帮助的事情发生。87.4%的受访者表示“扶老人”的道德焦虑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84.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虑,扶不扶老人很纠结。“扶不扶老人”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而高达44%的“不扶”票,并非人心坏了,而是环境出了问题。
看到老人跌倒了,扶一把,本来天经地义、毫无疑问,却因为彭宇案及后面几起“做好事却被诬陷”的事件,在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根据某网站的调查,在参与投票的1883人中,44%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搀扶老人,38%的网友选择了“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这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这关。”这位网友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它说出了表示“不扶”的网友们的心态———有向善的愿望,但惧怕“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许云鹤案等对公众的道德准则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人们与其慨叹道德滑坡,不如慨叹法律在某些时候的“无能”或“不开眼”。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面,法律显然落在了道德的后面。
    2014年春晚,被认为最具现实意义的小品《扶不扶》,评论人普遍认为取材立意不错,在大量“好玩”、“针砭时弊”、“传达正能量”的评论中,有许多观众认为这个小品受欢迎的原因是“近年来看到的最有戏剧性的小品”,“近年难得一见的好小品”。其创作团队开心麻花受到极多称赞和期许。小品中一句“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道出了人们对现实的内心忧虑!对此香港文化评论人许骥认为,“这个题目其实一点也不好笑,用小品来表现简直奇葩。在香港,‘扶不扶’是不用讨论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常识。不是说香港没有坏人,而是香港有保护好人的制度。与其费尽心思对付坏人,不如想想办法保护好人吧。”

(五)
    改革开放以来,在“效率优先”的幌子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游荡着白猫黑猫的幽灵,短短的三十几年,其中有一部分国人的良知彻底埋没了,人家资本主义开放了这么久,社会道德也没败坏成今天的中国这样,我们把人家好的没学来,坏的全部照学了。看看今天的中国,涵蕴几千年的社会道德全面沦丧,孕育数千年的社会公德全面沦陷。在惨痛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在臭气熏天的猫粪中醒来后,我们不得不深思,不得不反省。
    反观这些年虚无主义的“艺术”甚嚣尘上,大行其道。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戏说”历史在文艺界悄然生发,并逐渐蔓延流行,及至90年代以后甚至发展为“胡说”与“恶搞”,譬如将历史事件剥离特殊的历史语境肆意发挥,或无视历史人物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功过与是非,无根据地冠以纯粹的想象,甚至玄想;又譬如拿“元历史”加“元文学”等概念虚化历史,将历史叙事推向“关于叙述的叙述”等虚无主义极限。于是,孔夫子成了修侠情圣,杜甫被“再创作”为杂耍混混,唐三藏成了花花公子……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相关文艺作品在嘻哈和狂欢中沦落为纯消遣和纯消费的对象;作家、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被束之高阁,乃至荡然无存。
  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选择,历史过程中充满了代表人民意志和历史发展要求的英雄人物及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然而,文艺界不乏有意阉割历史者,这些人或通过历史的碎片化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华民族的基本诉求;或以偏概全,即抓住片面和细节否定全面和整体,丑化、抹黑历史人物;甚至有意张冠李戴、以讹传讹,以达到歪曲历史之目的。于是,辛亥革命被认为纯属错误,理由是它阻断了封建王朝创造“明主”、“盛世”的可能性;新民主主义革命被斥为农民起义的赓续,破坏文明进程的倒行逆施和反人性、反人道暴行;社会主义建设被描画成穷极无聊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更有甚者,有所谓的作家、艺术家甘愿沦为亡国奴,认为倘使中国被八国联军或日本帝国主义占领至今,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和列强一样“富裕”、“文明”的国家。
  一些所谓的“精英”“公知”针对一系列革命领袖、民族脊梁。正所谓灭人之国,必先毁其历史,坏其崇尚。虚无主义在某些文艺作品中径直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历史人物的嬉笑怒骂、颠倒黑白。譬如它们无视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危亡之际力挽狂澜的丰功伟绩,蓄意解构革命领袖的人格、放大伟人的小节,甚至捏造事实、混淆视听,竭尽诋毁诽谤之能事。再譬如它们将孙中山描写成窃国大盗,反之则片面夸大蒋介石的孝道,乃至将其描绘成真君子。在一些作品中,精忠报国的岳飞成了千古罪人,而遭人唾弃的秦桧倒成了“旷世良臣”。

(六)   
    许久以来,所谓“纯文艺”,总在不同的场合被标举,成为文艺“去道德化”的理由。文艺的教化功能被认为是对文艺的强加干预,这种主张以维护文艺的独立性、纯粹性为追求,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以“纯文艺”的名义“纯”掉道德是片面的,是另一种功利。无论怎么纯,文艺也“纯”不掉“道德”。文艺以形象化的审美方式介入历史,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对价值观念的引领更具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普通大众层面,价值观念的树立和建构,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来完成的。因此,文艺的功能从来不是单一的,它既有审美、娱乐功能,也有教育、认识功能。尤其是一旦涉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取舍,其教育教化功能更为直接和显著。无疑,在大众传播发达进步的今天,文艺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就意味着把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交付给受众,交付给未来。文艺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展开,文艺通过生动的表现形象地建构社会价值观念,这是不争的事实。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文艺记录精神的跋涉,焕发人性的光辉,引导道德的风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力量,而不应是使人类从文明前行的轨道脱轨的消极的、负面的、堕落的力量。
    小品《扶不扶》是春晚带来笑声最多的节目。在其他国家扶不扶是一个根本就用不着讨论的问题,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最基本的人伦常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扶不扶”会持续成为被大众热议的社会话题?为什么“扶不扶”的社会话题搬上春晚舞台后得到人们的空前认同?面对“扶不扶”这样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的忧虑,我们还能笑得起来吗?还会笑得出来吗?
    现实中的“扶不扶”的忧虑究竟说明了什么?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4-2-1 22:44

国家政策全面拨乱反正,是道德回归的基础
作者: 元亨利贞    时间: 2014-2-2 11:47

南无阿弥陀佛!业障使然,罪过罪过!




欢迎光临 书酒国风 (http://shujiu.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