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印度经典电影《三个傻瓜》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3-11-5 21:54
标题:
印度经典电影《三个傻瓜》
印度经典电影《三个傻瓜》
其实这篇文章是一早就应该写了的,因为这确实是一部过于精彩的经典影片,看完之后似乎有很多的话题想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可是也许是琐事缠身,也许是自己确实变得疏懒了,就一拖再拖,迟迟没能动笔。
直到最近,又将这部影片重新看了一遍,其实,这已经是看了第四遍了,不过依然和初次观赏一般,还是有很多的话题在脑海中涌现,那么,就不要再拖了吧。
可是,这么多的话题,究竟从哪个开始说起呢?
第一部分 由影片名联想开去
先说说影片名称吧。
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官方用语也是英语,不过印度式英语似乎非常难懂,至少在我所认识的英语单词里,由印度人口中说出来的同样的单词,我一半都听不懂。比如这个影片名称中的“傻瓜”一词,如果不是看到字幕的话,我就没听懂。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这个片名。这个片名看似平淡无奇,而且很不咋的,另一个翻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则更让人有些吊胃口。如果不是一些网友在网上强烈称赞此影片的话,我估计也不会对有着这个名称的印度电影提起一观的半点兴趣。
这个片名,乍看上去,就像一部美式的搞笑闹剧片,比如《美国派》这样的滑稽喜剧。
但是,看了影片之后,才发现这部影片绝对不是片名所呈现出来的那般肤浅、那般闹腾;这竟是一部极其富有深度的影片,有轻微的搞笑,但有着更多的反思。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个极富魅力的影片吧。
此片围绕着三个主角和两个反角展开。
三个主角,其一是天才人物——园丁家的儿子,他冒名顶替,帮助父亲打工的园林庄主的儿子完成了在印度重点大学的学业,在圆满完成学业后,悄然离去,从此再无消息。由于印度人名比较拗口,所以我们就改以代号称呼他们吧。这个头号男主角,我们不妨就叫他“天才”。还有两人,一个是从小学业优秀,却在读了大学以后对人生充满恐惧,每天求神拜佛,这个人,我们可以叫他“佛爷”;还有一个,则是向往大自然、充满动物摄影天赋的眼镜,我们可以叫他“摄影师”。
两个反角,在戏中本身就有外号,一个是“消音器”,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在他看来,人生就是竞争,就是弱肉强食,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还有一个,则是上边这四个人的导师,是一个性格极其强硬、又极其固执的老家伙,外号是“病毒”。
这五个人的形象都极其的突出,充满了个性,却又极具代表性,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电影的折射,从这五个人身上找出很多人的影子。
虽然是印度电影,但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又都是饱受外来侵略、本身文化不那么自信的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国家的发展和现状有不少的差异性,但彼此间却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看看,那位代号为“佛爷”的小伙,这个因为曾经心中充满恐惧、而每天不烧香拜佛祈求神佛保佑的家伙,可以说是印度社会的一个缩影,从他的身上可以反映出印度社会的很多现实。
印度和中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迷信盛行,又比如贫穷遍地,还比如重男轻女。烧香拜佛这事情,可以视为一种信仰,有些心灵的寄托当然也不算错,但是如果一遇到事情,就只依靠那些虚幻飘渺的神佛来解决,那未必是种正确选择。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天才”,一直在试图告诫“佛爷”,让他尽量相信自己,减少对神佛的依赖,减少对外界的恐惧,只有相信自己,靠自己的双脚站立行走,他才能真正摆脱对外界的恐惧,成长起来。
这位佛爷,一天到晚都在恐惧什么呢?他恐惧的,一是贫穷,二是未知的人生。
和中国一样,印度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外国列强以及本国强权阶级多年的欺诈压迫下,印度的贫穷成了一个普遍现象,百姓们生活得甚是艰苦,这位佛爷的家庭就非常明显,父亲卧病在床多年,整个家庭全靠母亲来维持,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业,多年来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不敢买;而且自己的姐姐,也为沉重的嫁妆负担,而一直嫁不出去。
印度重男轻女现象普遍存在,女儿出嫁,常常需要一套非常昂贵的嫁妆,否则就嫁不出去,这笔嫁妆,对很多贫困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这也加剧了印度社会的重男轻女现象。
父亲的疾病、母亲的节俭、姐姐的婚姻、还有佛爷自己对未来事业的不确定,都让这位佛爷小伙,充满了害怕,他找不到可以解决的办法,所以才只能将自己用求神拜佛来麻醉。这种恐惧,也让他越发没有自信,连学业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他来到这所名校之后,成绩一落千丈,由昔日的优秀生,成为了学校垫底的差生。
与他有点类似的是,就是他的死党——摄影师。之所以说他们类似,是因为他俩的成绩都垫底,在及格线上的排行榜中,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摄影师的成绩之所以差,倒并不是像佛爷那样因为恐惧,而是他的兴趣并不在这个上面,他其实是个极其热爱大自然和摄影的家伙,对野生动物的摄影极其有天分。可是,被自己那个严厉的爸爸,强迫性地赶到了这个所谓的名校来学习理工,当一个其他人梦寐以求的工程师。
这倒和中国也颇有些相似,教育不注重天分和个性的培养,反而强烈压制个性,你看中国式的英语教育,毁了多少潜在的、其他行业的天才?英语背读机器培养了无数年,专业技能、创造力却被扼杀了无数。如果不是我们的主人公“天才”的出现,这位摄影师也许再没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也再没有在摄影界出人头地的时日,也许只会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普通工程师,混完了这辈子。
但是,这两个落后生,幸运地遇到了主人公“天才”,这个每天叫嚷“一切都好”的天才。他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尤其是他的这两名死党“佛爷”和“摄影师”,还有那位反面角色“消音器”,还有“病毒”。
消音器这个角色,演的很出彩,为影片增添了很多喜剧的成分。这就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也很会讨好老师,名校毕业,成绩又好,找份好工作自然也不难。这种人家境也不错,从小就生活在各种光环之下,这自然也会养成一贯的傲气,甚至会有点瞧不起班里的落后生。
这种事情司空见惯,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在这种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所谓尖子生,也许能够做一个很好的工作者,也许还能做一个不错的管理者,但是却未必能成为一个改变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佼佼者。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墨守成规的社会,要进行改变,靠消音器这样的所谓优秀人才、或者说精英人士,基本上不靠谱,他们很多时候,只是一门心思想着自己过上更优越的生活、将同龄者比下去,并不是想着如何改善这个社会,改善周围人的生活。
而造成这个墨守成规、恶性竞争成为主流现象的人,就是以“病毒”为代表的一群所谓国家精英。
“病毒”并不是什么坏人,也没有什么故意的怀心思,他其实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好的生活。但是,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那种墨守成规、鼓励恶性竞争的思想,所以,他在获得自己的地位后,又将这种思想贯彻到了他的教学和管理之中,过于强硬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容许他人挑战自己的权威、挑战自己的判断,哪怕这人是真正的“天才”也不行。
若不是上天的刻意安排,让天才在被赶出校门之前,有了一个亮出自己真实本领的机会,“病毒”还是不会认识到自己思想上的极大局限性。
由此可见,一个掌握着局限思想的管理者,有可能要比完全错误认知的人,造成的破坏性更强,这个“病毒”的强势和顽固,已经逼死了学校里的好多学生,甚至连他自己的亲生儿子,也因对这个现实社会彻底失望,而选择了自杀。
影片中强调了一点,说印度的自杀率高居世界前列。其实不光是印度,现在的中国也是,尤其是学生自杀率,频率越发提高,这有很大程度上,都因为所谓的教育,给原本是单纯无邪的学生们,增加了太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让人窒息。
我们的国家,也一直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可是减负的结果却是没什么效果,因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在培养人才,而成了某些人攫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教育如果不是为了让个体更好的成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欲、成全某些人不容挑战的权威,那就成了虚幻,甚至让人绝望。
不过还好,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是天才也总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影片的最后,那天才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消音器这个所谓的优秀生,最终输的心服口服。影片的结尾非常美好,给了人无限希望。
作者:
贝福小二
时间:
2013-11-5 21:57
我们的国家,也一直在提倡给学生减负,可是减负的结果却是没什么效果,因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在培养人才,而成了某些人攫取经济利益的工具。教育如果不是为了让个体更好的成长,而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私欲、成全某些人不容挑战的权威,那就成了虚幻,甚至让人绝望。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3-11-5 22:04
未完待续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3-11-6 10:01
第二部分 艺术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仅只看它所反映出来的深刻内涵,和代表的社会现象,其本身的艺术成就同样很重要。
三傻的谋篇布局很值得称道,总体说来,这是部以倒叙手法为主的叙事片。开篇就从那位摄影师朋友的一连串荒唐之举,飞机上乱打电话、还装病逼停飞机,更在机场冒充他人、骗乘了一位接送嘉宾司机的车辆,然后再将那位佛爷从睡梦中匆匆唤醒,更是连洗漱都不理、直接穿着裤衩就狂奔出门而去。
这所有的举动,都只是为了见一个人、甚至说仅仅是为了得知一个人的消息,那个人显然对这两人极其重要。
这个开篇就显得非常精彩,让观者多了很多联想,这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但是,镜头一转,他们见到的,却不是想象中的那位,而是那个他俩都一直很不感冒的那位消音器,那是个很不招人待见的家伙,虽然他也是他俩的同学,但他们的道路完全不交集,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人。
已经毕业好些年了,大家各忙各的事,若不是这个不速之客的忽然出现,他俩很有可能都将许多的旧事给遗忘了,直到那人,擦去了曾经留在高校塔墙上的一个记号的灰尘,将这个久远的赌约重现在二人面前,这才让一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在心头迅速的浮现出来。
当年他们都还很青涩,很胆小,很茫然,在校园里跟着大多数人亦步亦趋,在走前人走过的老路,直到那个不同一般的人的出现,那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天才。天才的思维、举动,总是不会像常人那般循规蹈矩的,他屡屡挑战教授、导师们的权威,离经叛道,在校园里制造出了种种笑料,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的色彩。
但是,喜剧的背后,在印度影片必备的歌舞段落中,影片深处所隐藏的种种内涵,也被逐一展现出来。
比如,那位同样有着天才创造能力的吉他歌手,在自己的发明创造屡屡被权威人士打压之后,唱着一曲哀伤而无助的歌曲,选择了告别这个无情的世界。
又比如,导师“病毒”威严而冷漠地打击着佛爷和摄影师,本来就没多少的信心,让他们对自己的前程越发失去了希望。
但是,再懦弱的人,也总会有爆发的那一天。吉他歌手选择了自杀,这是他的抗争方式;佛爷也选择了同样的方式,在背叛朋友、成全自己,以及保持友情、毁灭自己的一道艰难的选择题中,他选择了和吉他歌手一样的方式,用这种最无助的方式,来抗议这个社会的不公和无情。
病毒的儿子死了,吉他歌手也死了,幸好佛爷活了下来,天才不断的鼓励、朋友们友情的温暖,让他在跌断了双腿之后却侥幸活了下来,而且还重新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就是天才常跟他们灌输的那句话:“相信自己,一切都好!”所以,佛爷明白了路是要靠自己才能走好的,只有相信自己,即使摔断了双腿,也终会有再站起来的一天。
佛爷一直都很懦弱,但却勇敢地选择了用死亡来进行抗争,而且又重新站了起来,摄影师从中也得到了无穷的鼓励;他一直向往着去拜一个欧洲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为老师,跟着他去游历四方,他对现在这个所谓的工程师工作一点也不喜欢。这种不喜欢,才是让他成绩垫底的根源。
但是,因为严厉父亲的殷切期望,因为旁人的种种要求,让摄影师迟迟不敢走出自己的路。这个时候,向来离经叛道的天才,为自己的朋友出手了;他偷偷地为自己的朋友,向那位欧洲的野生动物摄影大师,寄出了一封信。信成功地寄到了大师的手上,还得到了他的回信。摄影师惊喜交加,却还是不敢走出背叛父亲期望的那步。
但是,最后,在天才的鼓励下,他终于成功说服了父亲,让他圆了长久以来的梦想。
两个人,都在天才的鼓励下,实现了自己原本没有任何希望的梦想,这让他们如何不感动、如何不感激这位难得的良师益友呢?
可是,那位天才,就如同他来时那般突兀,在毕业典礼之后又突兀地消失了,而且一去再无踪影。这让摄影师和佛爷两人,心中大打问号的同时,又无比地想念着他,他们一直在各地找寻着天才的消息,可是始终没有收获。
直到这天,消音器再度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还带来了久违的天才消息。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幕的荒唐闹剧。
消音器曾经被那位天才深深伤害过,因为他的某些做法让人不齿,也因为天才想告诫他的两位朋友,不要墨守成规,要寻找并坚持自己适合的路,所以他让这个消音器大大的出了一次丑,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作弊,在朝廷高官面前丢尽了学校和自己的脸。这让向来争强好胜、名利心极重的消音器愤发如狂,宣誓一定要在以后超越所谓的天才,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这个消音器成绩优秀,上进心也强,所以走向职场之后,也算是如鱼得水,颇有些风光,于是他偶然得到了失踪已久的天才的消息后,就激动不已地找来了摄影师和佛爷两人,让当年见证过两人赌约的他们,再做一次赌局的见证人。
千辛万苦地跋涉了千里路程,三人却惊愕地发现他们找到的那人,虽然有着一样的名姓,甚至还有着大伙当年留下的毕业照,但毕业照里的天才,却不是他们熟悉的模样。三人知道内中定有蹊跷,于是摄影师和佛爷出手,逼得那人说出了真相。原来他们认识的那位天才,只是冒了这个富家子弟之名,替他完成学业的园丁之子。
当年富家子的父亲和天才,曾达成过协议,酷爱学习的天才,帮助富家子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就要自动消失,把身份和名字都还给富家子。也正因为有这个协议,所以天才才会在毕业典礼结束之后,突兀地消失在众人面前,从此一去不复返,将自己的朋友还有昔日的爱侣,统统抛下。
许多的谜团,终于得以解开。
于是,三人同行,走上了漫长的寻觅之旅。这中间,还穿插了一段搞笑的抢亲之旅。天才昔日的爱侣,眼看就要嫁给一个并不适合她的男人,幸好摄影师和佛爷两人横空出现,将新娘两骗带抢地,从婚礼现场上给拐走了,一齐去寻找那位久违的天才,这才是真正适合女主角、也是真正爱她的人。
这段搞笑的插曲,对剧情其实也有着很重要的补充作用。一是继续将剧情升华,人需要寻找自己的路,事业如此,爱情也一样,只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二来还将摄影师、佛爷这两人的性情蜕变进行了更深入的刻画,如果还像当年那般胆怯或是墨守成规,他们绝不会做出这样的疯狂和荒唐之举。
故事,终于在一群人的欣喜会面中圆满落幕,消音器辛苦寻觅的大科学家、一心要跟他签下重大契约的顶级尊贵人物,竟然就是当年他一心要比下去的天才,消音器输得心服口服;三位好朋友,也终于再次见面;漂亮的女主角,也终于找到了久违的爱侣。
一切都是那么的喜庆和美好。
这也正是此片的经典所在,通过一幕幕喜剧的场景,刻画种种深刻的内涵,漂亮的剧目渲染、完整的剧情烘托,终于成就了一幕经典之作。
作者:
小轻
时间:
2013-11-6 12:10
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学生与老师都应该好好看一次或看几次,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的
一,学习一定要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不会有动力
二,学习是灵活的,是创造的,是可以学以致用的
三,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像能力
作者:
竹月新升
时间:
2013-11-7 11:14
确实很经典,值得一看。
作者:
任重道远
时间:
2013-11-7 15:07
确实不错
作者:
清风惊梦
时间:
2013-11-19 09:23
印度社会缩影
欢迎光临 书酒国风 (http://shujiu.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