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古原遭遇
[打印本页]
作者:
浪燕
时间:
2013-10-29 09:46
标题:
古原遭遇
在晚清同治年间,江南有一个1000多人口的农村,村中大部分都是姓古的,仅有少数外姓。本村有户人家姓古名原、字野田,父母早矢。是咸丰二年县试秀才。这一年古原的年龄已经是43岁,妻子贾氏、膝下生有两男一女、大儿子才12岁、二女儿10岁、三儿8岁。家中只要经济来源仅靠古原平时在村中帮人代笔和宗族祠堂管理的微薄经济补贴。拥有5人口家庭,贫困潦倒、寅吃卯粮、上顿不接下顿、过着寒酸日子。说到古原秀才为人比较清高、宽厚、淳朴、乐于助人。虽然家庭困难在宗族祠堂或村中颇有声望,宗族中有疑难杂事都是他上下打理的,也是族村中唯一一个秀才。可是在当时地方偏僻的农村十里八乡很难出个秀才的,而他家虽清贫,在村族中无人知道的。因为当时在江南的农村有这样的流传“秀才挑粪桶、败祖宗名声”,考中秀才后,他就不敢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体力重活了。古原平常休闲时间,高兴在街坊店铺聊聊,讲讲故事。
有一天下午,古原刚刚调解完族中家庭纠纷一事。心闲无事,来到街上,在外族许姓老板店门经过,店里好几个乡里乡亲正在聊天,大家看见古原,他们同时都叫他,想叫他讲故事的。古原也没有推辞,进了店铺就坐在老板桌边,他给乡亲们讲的是《宋朝吕蒙正住瓦窑》故事。在讲故事中间,有个人进来还许老板平时赊账钱,结算是一两银元(即一块银元)。当时许老板静听古原讲故事,也忘记把银元搁在柜子,就放在桌面上,店里总有人进出买杂货的。由于古原讲的故事脍炙人口、有声有色、有条不紊、推理清楚、使人入迷。当故事讲得吕蒙正落泊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看见村民劳动也回来。所以古原就停下说:“时间不早,该回去吃饭了,等明天你们再来我给你们讲完”。这时大家都站起来,准备想回家。许老板看桌上一块银元没有了,再打开柜子、柜子也不见银元。这时许老板就叫大家停停,刚才客人还我赊账一块银元,怎么不见。这时在店铺里面的人个个都感到惊愕,大家说再找找看看,在店找来找去还是没有发现的。这时候大家议都论纷纷,明明我们下午都看见的,真是见鬼了。这时其中有人提出下午在店,大家搜身,当然古原也不敢站出来反对的,他也看见下午有人来还钱的。如果现在搜身肯定是他先开始的,因为他与老板同坐一张桌子,是倚着老板身边坐的,其他人都坐在外面的。这时看到古原脸上有点不对劲,显得苍白,有点无可奈何似的,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只好出面叫许老板到后堂说说话,这时许老板同古原进去了。古原对许老板说:“银元是在我身上,是我下午在讲故事时候,你没把银元放进柜子,仍放在桌上。看见店里进进出出的人,所以我就将银元拿了起来。我想故事讲完,向你借的,刚才我也一时忘记没有及时告诉你的,我本来打算大家走后和你说说,向你借的。现在你向大家已经先说开了,我也不好在外面说了。因为我家明天断粮,揭不开锅,我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你还是行行好心,借给我好吧!三天后一定还你的。并还吩咐许老板你借我钱,千万也不要和大家说,我家里有困难向你借钱的。这时候许老板也在想,古原常年在村子里,虽然不是同个家族,邻里邻居,大家都知道古原是个厚道实在,平易近人,自信爱面子。今天怎么了,总是越觉他的说话稀里糊涂、有点不对劲,总是越觉古原下午也不象是直接来向我借钱的。对于古原来说,平时家庭有什么困难,从来也没向我借过钱,只是有买些杂货赊着,一过时间就来结账了。但今天开口借一块银元也不是小数目的,在当时也可以买两百斤谷子的。许老板想是归想的,疑问归疑问,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确实我下午有银元没有,我也不再追问了,只好答应了他的要求。所以老板与古原出来后便和大家说:“是下午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我小子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被他拿走的,实在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误会了”。这时大家各自散去回家的,古原随后也跟着大家走了。
你们知道今天古原真的要借钱吗?不是的。虽古原家里贫困,还没有真正到断炊地步,只是平时家里有客人朋友来,手头较紧时才出去赊账接待客人,家里所为一点他都不想出去赊账,何况今天古原开口借一块银元,家里又没有大事急着要钱的,也没有必要借钱的。当时这些乡村秀才,穷的叮当,总是摆书生架子,平常都高兴穿长衫衣服。可是大家也不知道古原现在已经穷到什么地步的,说实在的,古原的家里基本没有几件像样衣服的,只是这件长衫是他的当家衣服,一旦衣服脏了,洗了等着晾干再穿的。如果碰到天气不好雨天洗衣服,一时不会凉干,这天也只好呆在家里,等衣服凉干才便于出门。可是四月的江南都是雨季,因为古原上午在家洗地板内裤弄湿,只好穿着这件长衫在家看书,打算下午不想出去的。刚好下午一个宗族家里夫妻吵架,一时忘记穿内裤也就出门了。当他调解完想着回家,恰好又路过许老板店,有人叫他讲故事,他一时也忘记了今天身上没有穿内裤只穿长衫出门的。也算古原今天该倒霉的,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破船又遇顶头风”,偏偏今天许老板一块银元又没有了。当时大家提出要搜身,因为穷秀才为了面子,有苦难言只好是“打断牙齿连血吞”。
古原回家后,就卧在床上,老婆叫他吃饭也不想吃了,双眼望着窗外,漫天布满黑云,还下着小雨的。眼睛泪水往外流着,喃喃再说,我古原今天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现在的家里已经山穷水尽、家徒四壁,也没有什么可以变卖还上许老板一块银元。当他想着想着没有出路的时刻,他看着刚刚入睡的三个孩子,现在唯一的办法只是卖儿卖女了。当然的、古原在封建时代毕竟是个秀才,在地方也颇有一定声望小名气的人,如果卖儿在村里和宗族人眼里是如何看古原的,这样也说不过去的。可是在当时农村大部分女孩都是很小就出嫁的,现在我只好委屈女儿找个婆家卖人当童养媳,这样还可以说的过去。第二天古原很早起来,天刚刚蒙蒙亮就出门,只好去邻村找他朋友,托他找个女儿买主。第三天通过他的朋友介绍一家婆家,女儿卖了两块银元,将许老板银元还上了。
自从出现这件事后,古原就很少出门了,以前虽然家庭贫穷,人们在他脸上看不出他的家庭困难。现在满头黑发出现好多白发,好像也变了一个人似的,人也憔悴,少言寡语、唉声叹气一直在痛苦中挣扎着,总是一直再怨恨着自己,认为自己对不起女儿,永远不会原谅自己似的。到了腊月三十日许老板店铺做卫生,在清洗桌子时,桌子隔缝里掉下个银元,原来这个银元就是古原那天“借”我的那块银元,这时候才真相大白。许老板就及时将一块银元交还古原手里,虽然银元失而复得是应该高兴的,今天他也高兴不起来的。为了这块银元我古原卖了女儿,为了这块银元我古原忍辱漫长岁月煎熬都在生活阴影中度过的。
还好,使古原兴奋一点,就是女儿出嫁婆家,家住县城,家境殷实,为人好道、和蔼近人。也是古原朋友的朋友,对他女儿也如同亲身女儿看待的,没有把他女儿当成童养媳侍女对待。平时对古原家如同关顾的,这点对古原来说心里最好安慰。过完年,古原通过亲家关系,举家离开农村,来到县城,就在城关开家小小杂货店,后来古原就在县城安家了。十五年过去了,古原自己也老了,大儿子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二儿子省试中了举人,名声远望。家庭和睦,生活美满。
作者:
路人
时间:
2013-10-29 10:08
百无一用是书生
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啊
作者:
任重道远
时间:
2013-10-29 10:12
是的,做高科技实体数年,高投入,低回报,举步维艰。
绝对不如炒一套房子来的实际。
社会现实的悲哀。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3-10-29 12:19
标题:
回复 #3 任重道远 的帖子
你回错地方了吧,说的跟文章内容毫不相干。。。
作者:
大道不空
时间:
2013-10-29 12:20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是你的始终是你的,不是你的,莫强求。
作者:
任重道远
时间:
2013-10-29 12:40
标题:
回复 #4 大道不空 的帖子
意思差不多。
文人不受重用。
实业不如炒房。
欢迎光临 书酒国风 (http://shujiu.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