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酒国风首页


发表回复
发表新贴
标题: 谈武侠小说的发展--------兼评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箭气箫心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65
精华 103
积分 7884
帖子 339
积分 7884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1
发表于 2013-12-8 00: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谈武侠小说的发展--------兼评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

谈武侠小说的发展
--------兼评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从“为王前驱”,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史记•游侠列传”到“飞雪连天射白鹿”,武侠小说陪伴了中国人几千年,它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民族,甚至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们的血脉之中。那么,何为武侠?在人们的心目中那就是既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狂傲不羁,也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的威武豪迈;既有“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绵情愁肠,也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宁静。武侠是中国人的英雄主义,是一个坚守了千年的白日梦,是我们永远也无法抚平的豪迈与激情。那高冠博带文质彬彬的公子,那水袖长裙娉娉婷婷的佳人,那扬鞭跃马俊秀挺拔的英姿,那曼妙游离婀娜多姿的倩影;那种白衣似雪的意境,那种高山流水的相知,那种宛在水中央的朦胧,那种吴钩白马的风情,那种千里不留痕的英风,那种一诺轻天下的豪情,令人神往,令人心醉。
 武侠为何如此盛行,甚至经久不衰?千古文人侠客梦,是因为每一个文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情结;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灵的寄托。这正是: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   
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 ,一襟晚照 。  
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一】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汉朝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写了荆柯、郭解、聂政、豫让等游侠刺客的传记故事,塑造了一个个侠烈至性,血肉丰满的文侠武侠形象,几千年来涤荡着读者的心胸,是武侠小说发展的原动力。不过这毕竟是传记文学,还不是纯粹的武侠创作。到了六朝时期,志怪小说盛行,但也夹杂有歌颂侠义志士的作品,如著名的〈搜神记〉,其中就有类似的豪侠故事,但篇幅不长,情节也较简单。  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武侠小说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五次浪潮。
(一)第一次浪潮是在晚唐:层出不穷的传奇中有不少篇章是写侠客的。唐朝国力渐于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极其繁荣昌盛,传记小说也开始大行其盛。唐初以爱情和神怪为主,代表做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等,到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彼此以刺客牵制和威摄对方。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以此为内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显示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又看不到希望与出路,只有寄情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虬髯客》,写的是隋末时期,虬髯客、红拂、李靖这风尘三侠的故事,全篇侠气纵横,依托历史为背景,衍生出一段豪侠故事。金庸称该小说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到宋元时期,武侠文化衰落,直至明朝又开始了一个颠峰。代表作《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等作品,这些作品中描写的侠客,是亦侠亦仙的奇人,其文字成就已压倒其他题材的传奇作品。武侠的各种写法和及塑造的各类侠客形象,影响了后世的武侠小说及元明清的戏曲传奇,侠义类小说由此开始大行其盛。
(二)第二次浪潮是在晚清。
明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是武侠小说的又一颠峰,他把武侠小说从文言变成白话,又短篇而到长篇,演义类章回体小说开始盛行,也标志着武侠小说创作的成熟。另《西游记》、《封神演义》、《三逐平妖传》、《绿野仙踪》等书,内容虽然同武侠小说大相径庭,但却对后来出现的剑仙系列小说有脉络相承之处,可以算是武侠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条支脉。为了解决晚清的社会生活矛盾,体现底层人民意愿的英雄侠士和体现市民上层理想的清官奇妙地在小说里结合,以集合的方式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市俗原望。自石玉昆的《三侠五义》之后,各种文人长篇武侠竞相出现。继《三侠五义》崭露头角之后,各种长篇大部的武侠小说也相继问世。每一种的续书动辄十数种以上,戏曲舞台也竞相搬演,此外文人的笔记小说也连篇累赘的讲述武侠剑客。如俞樾的《七侠五义》,无名氏的《小五义》,文康的《儿女英雄传》,这标志着中国武侠小说形成了稳定、独立的存在形式--即侠义小说。这类小说的特点是将官府与侠客联为一体,清官公正廉明,侠客行侠仗义,书中即有英雄仗义,又有儿女情长,突破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局限性。除了此类侠义小说外,神怪类小说也得到了发展,如〈济公传〉〈聊斋志异〉等。这类小说的人物亦侠亦僧,亦神亦怪,情节多为正邪斗法,行侠仗义,捉妖伏魔,是剑仙系列小说的前身。
(三)第三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
武侠小说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即所谓的“旧武侠”时期,开端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进入高潮,四十年代走向衰落。二十年代,在目睹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的软弱无效之后,人们寄希望于侠客壮士来创造新的世界。1923年,以南派小说家平江不肖生的《近代侠义英雄传》的问世为开端,旧武侠的创作进入高潮。同时,北派作家还珠楼主、王度庐(《卧虎藏龙》)、宫白羽、朱贞木(《艳魔岛》)等人的影响巨大。旧武侠小说主要是武侠技击小说,它使武侠小说深入广大民众,使武侠小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的奇幻仙侠、郑证因《鹰爪王》的帮派技击、王度庐《鹤铁五部曲》的男女悲情、白羽《十二金钱镖》的社会综艺、朱贞木《七杀碑》的奇诡推理各具特色,而且文笔功力均不俗,为新派武侠综艺侠情的奠定了基本套路,新旧的简单划分无法割裂前后传承。诚然,文笔繁冗、结构拖沓、思想观念陈旧是旧派武侠弊病,但侠义精神、情节模式、人性真情等等内在的武侠小说特有要素不仅不逊色于后辈作家,甚至犹有过之。此时的武侠小叔已成狂潮,仅20年代作者即已过百,长篇武侠技击小说数以千计,就名噪全国的作品就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书中人物妇孺皆知,不少人重金购藏,影剧与电影争相改编,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属罕见。
(四)第四次浪潮起于50年代。
港台海外掀起新派武侠小说浪潮,迄今未衰,作者甚多,名家迭出。新派武侠起于五十年代中期,金庸、梁羽生在香港扛起大旗,起点最早、成就也最高;50年代末60年代初,“台湾三剑客”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以及上官鼎、云中岳、柳残阳、独孤红、慕容美、萧逸等人在宝岛众剑齐出,走出了不同于金、梁的综艺侠情武侠道路,毕竟金庸、梁羽生的才情不是信手拈来的;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古龙另辟蹊径,终于从大武侠的格局走出,带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变革,终可与金庸分庭抗礼,古龙风风靡一时;七八十年代,深受古龙影响的温瑞安,将自己的才情注入武侠,带来了新派武侠诗意化;九十年代,黄易异军突起,以玄幻、修真的因素带来武侠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深受漫画影响的《风云》系列以魔幻、奇幻色彩展示了武侠的多样可能;大陆武侠在网络化时代终于走上前沿,孙晓、凤歌、小椴、沧月、杨叛等人的共同努力,使新武侠在玄幻修真小说大行其道之时保持着生机和活力。
港台武侠小说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1)金庸、梁羽生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的第一阶段。
金庸,将武侠带进社会主流的一代宗师,其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潜移默化。虽然已近半世纪,仍旧长盛不衰,无论文笔功力、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内涵底蕴至近无人企及,十五部作品好像是挖绝不尽的宝藏。虽然古龙的影响一再冲击,但其还是稳居盟主宝座。《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飞狐外传》还略带草莽气,处江湖之远不忘江山;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建立江湖大格局,已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笑傲江湖》对自由的憧憬、《天龙八部》对命运的感叹、《鹿鼎记》对武侠乃至历史的反讽,彻底把武侠推上至今无法企及的高度。其它的中短篇,《侠客行》、《连城诀》、《雪山飞狐》、《白马啸西风》剑走偏锋,余味无穷;《鸳鸯刀》、《越女剑》因为篇幅过短,更多因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而被人们熟知。
梁羽生,《龙虎斗京华》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所建构的武侠世界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文笔功力相当不俗,诗词歌赋的本领当属第一,奈何既生瑜何生亮,和金庸同时出道注定了其尴尬的地位。究其原因,大概是作品平稳有余、灵动不足,格局甚大、内蕴欠缺,起点较高、突破较小,当然这只是和金庸相比,较之其他名家作品层次明显高出一个层次。梁羽生努力在建构自己的武侠体系,30多部作品大致都有脉络可循,历史感很强。
金庸和梁羽生是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小说的核心。他们小说中的英雄,爱憎分明,对祖国一腔热忱,对民族敌人刻骨仇恨。金庸的《笑傲江湖》写出了品位,写侠气,写知音,写孤独,写得既有文采而又不做作,同时表现了某种爱国主义精神,由于各方面协调得好,读来荡气回肠,引人至深。梁羽生的《萍踪侠影》是一部一流的武侠小说,但他的其它武侠小说却远不及此。对此时武侠中“侠”的定义,梁羽生讲“旧武侠小说中的侠,多属统治阶级的鹰犬,新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为社会除害的英雄;侠指的是正义行为--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就是侠的行为,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此时武侠大多突破了民国武侠小说的剑仙斗法、门派纷争、镖师与绿林仇杀的题材范围,较多表现人民群众的斗争。着重人物性格描写,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旧武侠小说的窠臼,剔除了旧武侠的鬼神色彩。
(2)古龙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的第二阶段。
如果说金庸是天才,那么古龙就是鬼才,给新派武侠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是后来的温瑞安、黄易都没能做到的。首先,从人物塑造上,金庸、梁羽生写侠之大者,司马翎、卧龙生众人塑造的人物很难企及,更多的是偶像化、模式化、千人一面,而古龙写侠之风流,游侠如楚留香、陆小凤、叶开,浪子如胡铁花、郭大路,极富个人浪漫色彩,真情真性。其次,情节结构方面,摆脱了大江湖格局,注入悬疑、推理等因素,注重氛围营造,情节诡奇多变、令人瞠目结舌。第三,行文方面,简洁灵动,多以短句行文故事,加以哲理旁白。第四,武功虚化,更多的氛围、心理的描写。古龙创作大概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初期的《苍穹神剑》《游侠录》等十余部作品,文笔稚嫩,尚不入流,实在和后期作品差距太大。第二阶段,起自《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作品沿袭综艺侠情的大江湖格局套路,但又颇多创新,至此,古龙已经可以与台湾任何名家一较高下。第三阶段,古式独有风格成熟期,摆脱大江湖格局,张扬个人风采,楚留香、陆小凤、小李飞刀、萧十一郎等作品以独特的古龙风格奠定了其宗师地位。《七种武器》把江湖演绎得别具一格,《欢乐英雄》将其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血鹦鹉》融入恐怖、悬疑,《三少爷的剑》、《英雄无泪》写英雄的无奈、落寞,《猎鹰赌局》探索另外短篇武侠模式,建构起自己的江湖。
(3)新名家温瑞安、黄易时代是港台武侠小说第三阶段。
温瑞安(出生于马来西亚),1973年作《四大名捕会京师》,1981年作《神州奇侠》、《血河车》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继封笔,1985年古龙去世之后,港台武侠小说一片凋零。出于“求新、求变、求突破”的心理,温瑞安从1986年底开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侠”,或称“现代派武侠”,把大量主流文学的东西引入了武侠小说。曹正文在1989年将其列为第三代新武侠小说的代表,而与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龙并称。
黄易,本名黄祖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1989年黄易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1991年成立黄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双龙传等作品。黄易的作品场面宏大、从物众多,让人叹为观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写上显得过于草率,说服力不足。另外,黄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个历史大时代,而不是将历史作为背景。这是其优点,但也受到了历史的限制。
温瑞安是个很传奇的人物,才华横溢,命运多变。其实,正规说,他才是将古龙风格发扬光大的人,但其温式风格独树一帜,只能另算一脉。古龙的新在于他的诡奇、温瑞安的新在于他的才情。一、文笔唯美,融入细腻的感情化文字,推动了武侠文学化。这一点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有过努力,但并不成功。温瑞安凭借自己的才情,于细微处流露真情真性,阅读温氏武侠,至少文字上带来的是美感享受。二、行文求新求变,从字体的排列、重复、语句的设置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探索汉字表达情感的可能性。三、情节构架大气,于大江湖格局中独辟蹊径;行文散托自然,技巧娴熟。四、与古龙塑造的人物不同,古龙多些侠之风流,温瑞安笔下写侠气,如萧秋水、方歌吟的成长,写侠义,如四大名捕为国为民。五、重视武的成分描写,不像古龙那样虚化武功,看得出温瑞安是很认真设计、构思。
武侠小说的发展需要天才,当人们感叹温瑞安江郎才尽,对武侠前途灰心失望的时候,黄易横空出世,将玄幻、气魄融入武侠,带来了崭新的武侠世界。一、气势恢宏,格局庞大,借助历史背景以及一些史实展现了雄浑的江湖画卷。不太重视细节的精雕细琢但掩饰不了铺天盖地的气势,人物之多、情节之长、线索之杂独步武林。二、人物的精神气质发生了转变,金庸写侠之大者、古龙写侠之风流、温瑞安写侠之才情、黄易写侠之修真。笔下人物注重修真悟道,去探求生命的奥妙,很浓的玄学色彩。浪翻云的洒脱、寇仲的霸气、徐少陵的飘逸,但骨子里的气质却是一致的,对人生求索的积极态度。三、个人欲望的张扬,没有了传统武侠的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任由自己的欲望沸腾,靠武力、智慧乃至心机,近乎肆无忌惮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四、武功描写玄幻化,独具一格,自成一派。
(五)第五次浪潮是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大陆新武侠时期。
在二十世纪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大陆新武侠终于走上了前台。
1.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大陆武林小说。
武林(武林,与武侠有所不同,概念大一些)小说的内容十有八九还是表现历史上的武侠剑客或从武侠的角度表现历史上的义军斗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表现武术技击为主要斗争手段的近代、现代革命斗争的,篇什不多。所以“武林小说”实际上是以武侠小说为主。
在80年代,由电影《少林寺》触发的武侠小说浪潮在国内掀起,武侠小说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纯文学作品。1981年,湖北曲艺协会的任清等创办了《今古传奇》,连载了欧阳学忠的《武当山传奇》,聂云的《玉娇龙》。1982年,王占君作《白衣侠女》,是为80年代武侠的开山之作。1984年,武侠小说逐渐被武林小说一词取代,并形成浪潮。
20世纪80年代武侠的精品极少,比较好的作品有:《白衣侠女》等率先灾破了大陆侠义题材的禁区,为八十年代武林小说的崛起奏响了序曲。柳溪的《大盗‘燕子’李三传奇》,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冯骥才的《神鞭》,也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2.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大陆武侠。
即是大陆“新派武侠”,是大陆作家对港台武侠的模仿。从沧浪客的一系列的武侠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模仿痕迹。沧浪客,原名姚霏,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攻古典文学的教授,在1990年出版了《一剑平江湖》,这可以看作是大陆新派武侠的第一部作品。这个时期的武侠,总体上缺乏文化提升的精品意识,主要沿着港台新武侠的路子讲故事,作品的实际影响也非常有限。
同期的其他作家还有:青莲子,在90年代初著有《威龙邪凤记》及其续集《青猿白虎功》两部。火梨,上海知识分子,1995年写成一部《舞叶惊花》。张宝瑞,新华社记者,其代表作有《京都武林长卷》系列凡六部、《醉鬼张三爷》、《形意游侠录》等。熊沐,北方人士,生性豪放,第一部作品为《骷髅人》。巍琦,代表作《金帖侠盗》。周郎,代表作《鸳鸯血》。

                         【二】
时至今日大陆武侠走出了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多样精彩的路子。
   一、传统武侠,借鉴前辈作家的精华,将金庸的典雅、古龙的奇诡、温瑞安的诗意、黄易的玄幻、风云系列的魔幻色彩乃至综艺武侠的大江湖格局融入自己的创作。孙晓的《英雄志》在历史背景下建构江山江湖的格局同时加入人生哲思,凤歌《昆仑》的恢宏气势演绎着金庸式的江湖大格局,金寻者的《大唐行镖》将金戈铁马、脉脉温情带入江湖,小椴的《杯雪》、沧月的《听雪楼》唯美的笔触大有温式风格,步飞烟《武林客栈》、《华音流韶》颇有古龙悬疑神韵、行文之妙,又加上魔幻色彩。时未寒《偷天换日》几乎将金、古、温的风格尝试了个遍。
  二、奇幻武侠,在玄幻修真小说大兴其道之时,武侠也在探索者多样的可能。树下野狐《搜神记》、《蛮荒记》将古代神话融入其中,瑰丽雄奇,气势恢宏。萧鼎《诛仙》,将仙侠一脉发扬光大,情感化的笔触,传统的爱情,奇幻的场景,演绎不一样的传奇。江南、今何在等人共同构筑的《九洲》,借鉴了游戏的因素,构建一个虚幻的时代,虚虚实实,不乏历史悲壮史实的氛围,充满魔幻色彩。包括,沧月、步飞烟的作品中,奇幻色彩很浓。
  三、历史武侠,把武侠作为历史的一种工具。代表作,红猪侠《庆熹纪事》、随波逐流《一代军师》,写官场的勾心斗角、历史的风云变幻为主要线索,江湖味道很淡。这类作品不算多,但质量都不俗。
  四、短篇武侠,武侠彻底文学化,没有统一的风格,只是为了表达情感、展示故事。成就最高的当属杨叛,其《简单武侠》系列短篇却技巧十足,留白运用得很好,一般结尾处将情感推到高潮。沈樱樱、江南、方白羽等人也是各具特色,展示了短篇武侠的生机活力和无限可能。
  大陆新武侠的特点总的说来,一是文笔很好,技巧娴熟。金庸的古雅、古龙的灵动、温瑞安的诗意给其多样选择。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底气十足。二是多种因素融合,历史、玄幻、魔幻等等,想象力的空间有了多样创作的可能。三是认真的态度,求新的创作意识摆脱了港台武侠商业化的流俗,至少没有过滥的前后差异、托人代笔等等现象。大陆新武侠是幸运的,前辈作品给他们丰富的资源,情节故事、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等取之不尽,玄幻小说又给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无所不能的解构和建构。
  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武侠写手们在网络读者阅读选择越来越多,阅读口味越来越挑剔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向传统作家的实力靠拢,。大陆新武侠是幸运的,前辈作品给他们丰富的资源,情节故事、写作技巧、人物塑造等等取之不尽,玄幻小说又给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无所不能的解构和建构;大陆新武侠又是不幸的,网络时代文学的泛滥,让武侠小说面临着不得不变革、求索的困境,如何保持武侠小说特有的内涵,如何选择性注入新鲜血液,如何走出陈陈相因困境,这是摆在每一个武侠小说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武侠作品,但是模仿大师笔迹之人多如牛毛,但大多只得其形,未得其神。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急功近利者如过江之鲫,所以粗制滥造的劣作铺天盖地,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令人瞠目,但却独独看不到一丝心血,品不出一点精神。
  纵观大陆新武侠的作品,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不难发现的:
一是步入“有武无侠”的恶途。武侠小说作家们陷入争抢秘籍、宝藏、争霸的狭隘空间,正如著名评论家叶洪生先生所说的“武侠小说陷入了有武无侠的境地”,很大程度上扼杀了武侠小说创作的生命力。更加可悲的是,发展出了效法以柳残阳、陈青云等人为代表的嗜杀派恶途,流入从头杀到尾,尸积如山的血腥恶俗。
二是流入“无头无尾”的歧路。进入新世纪的网络时代后,涌现了大量以武侠小说为体裁的作品,但大多有头无尾,甚至连完整的作品都比较少,且大多结构松散、情节荒诞、内容混乱,武侠小说这一大众文学体裁,在越来越多的娱乐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中逐步失去了竞争力。
三是落入“画虎类犬”的窠臼。尽管迄今为止武侠小说已出版发行不下几千部,但同样的情节变化、同样的人物形象,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模仿痕迹太重。而且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最凶恶的人往往就是大侠客,最善良的女人往往就是“女魔头”,诈死、易容、毒药,金钱、势力、复仇,充斥作品。
四是陷入“玄吹神侃”的泥淖。虽然创作也不乏浩瀚的氛围,大气的架构,营造出来的江湖故事,也颇有新意,但欠缺底蕴,也富有创新,但匮乏内涵,也富有想象,但绝少境界,有铺张扬厉的笔法,但缺乏驾驭宏篇大制的潜质,越写越长,越写越玄,在更多的炒作因素下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武侠小说的风骨。
五是掉入“插科打诨”的俗套。嬉闹江湖,游戏江湖,笔下的人物刁钻古怪、尖酸刻薄,虽然不乏文笔流畅,情节幽默,想象丰富,但诙谐幽默中更多的是插科打诨,而且掺杂过多的色情描写。作品中充斥着低劣的恶作剧,低俗的小聪明,刻意的求新求变一步步把武侠小说创作推向了死胡同。
当前的武侠小说的创作要想创新,要想在情节的变化、人物的形象上,突出旧格局,就必须去刻画人的心理活动、情感的变化、性格的冲突,只有人性,才是武侠小说描写的焦点。大道不空的系列武侠小说无论是玄幻小说《道界传奇》还是《楹联江湖第一部--剑啸苍穹》抑或最近的《荡倭剑》不失为是一种可贵的尝试。
大道不空的武侠系列,继承金庸梁羽生的衣钵,传承金庸梁羽生武侠小说的精神,格调清新如明月清风,笔调流畅如行云流水,语言质朴,犹如如歌的行板,宛若流动的清溪,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整体基调明显。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依附于特定的历史环境,紧扣当时人们对社会的期盼和企望,用细腻的笔触直探生与死、血与火、国仇与家恨等尖锐对立的矛盾,表现正义与邪恶的搏斗交锋,揭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彰显中华民族的大义大智,彰示的是中华民族行侠仗义的尚武精神。如他最近创作的《荡倭剑》,一开始就将主人公置于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东南沿海的一座将受东瀛倭寇侵凌的小山村,让江湖中的游侠英雄客在四散奔逃的村民的恐慌中和村长声嘶力竭的“我们要为保护我们的村庄而战”呐喊声中出场亮相,这就预示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和血与火的洗礼会怎样荡涤每一个人的心灵。
社会内涵丰富。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将武侠的个人人格和传统的文化精神融为一体,显示了挖掘穿透历史文化积淀的深厚功力。在他的笔下不仅勾勒出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江湖众生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人物人生状况和价值取向的描写,升华出对宇宙及人性的思考。从而让读者产生有价值的审美感应,唤起人们对价值观、人生观的探究。如《荡倭剑》在经过绝战之后的云龙等人“四人握手,环目四望,河山无恙,家园无恙”的欣慰,虽没有过多的描述,但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到这欣慰的表情,依然可以感受到四位侠士的英雄情怀,依然可以看得到四位侠士的高风亮节。
叙事情节生动。传奇色彩浓,艺术感染力强,是武侠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构思缜密,布局精到,情节曲折,波折迂回,前后呼应,草蛇灰线,马迹蛛丝,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隐于不言,细入无间,扣人心弦。如《荡倭剑》写伊贺腾川“可是对手的武当剑,在抵挡住自己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势之后,已然转守为攻,他还想像刚才一般再次狂攻一番,却发现力已经不够了,这才知先前对手之所以只守不攻,不是敌不过自己,而是一种谋略,那武当剑法守势本是天下第一,更能借防守之机,消耗敌对之人的功力。伊贺腾川先前急着要吃下对手,那一轮攻势分外猛烈,可是攻得越狠,消耗越快,如今因心虚慌神,迅速成了强弩之末。”云龙教训道:“败因不是你心乱,也不是我比你武功高,只是因为你们这些东瀛武士,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才叫武,如此滥杀无辜,没得辱没了这一个武字,这一个剑字!”真个是掷地有声,尽显武侠风采。
(四)语言质朴灵动。武侠小说大家们在语言文字技巧上表现出迥异不同的风格,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梁羽生恪守典雅,文笔隽秀,珠圆玉润,字里行间充满着诗情画意,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金庸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的基础上,大胆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使结构更为精巧、谨严、完整,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潇洒诙谐,富于变化。古龙的小说洒脱不俗,行文跳跃抖动,辟境造意,可以求新,显示出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使读者从文字背后的精神气质中受到启迪,从浑厚蕴藉的艺术风格中得到美的享受。大道不空的武侠小说语言朴质,却能催人奋发昂扬,或迫人扼腕悲愤,或令人仰天长啸,或使人悲歌慷慨,或引人开怀大笑,完全把作者的喜悲转化成了读者的喜悲。让读者与作者心心相印,让作者与读者息息相通,由此可见作者有着不同一般的语言文字功底。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顶部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488
帖子 12088
积分 100488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2
发表于 2013-12-8 08: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箫心对武侠也是情有独钟,并深有研究啊,同道中人,握手握手。

顶部
任重道远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748
精华 56
积分 6039
帖子 2230
积分 6039 个
魅力 54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13-8-13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3
发表于 2013-12-8 09: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箫心此文非常好。
我喜欢武侠,看书少,年少常思电视英雄,梦想武功高强,行侠仗义。
年岁增长,武侠梦不减,将侠义柔情用于工作生活,也有借鉴之用。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武侠,都在走自己的武侠路。

大道小说看过几本,引人入胜。

顶部
箭气箫心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65
精华 103
积分 7884
帖子 339
积分 7884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1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4
发表于 2013-12-8 10: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2 大道不空 的帖子

大道的武侠小说,深得武侠小说之精义,颇得金庸小说之真传,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着眼于大局的的营造,不措意于一文一字之雕琢,着手于人物风骨的刻画,可谓深得侠义之三昧。

顶部
大道不空
书酒国风管理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UID 821
精华 510
积分 100488
帖子 12088
积分 100488 个
魅力 20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3-17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5
发表于 2013-12-8 1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回复 #4 箭气箫心 的帖子

过奖过奖

评武侠、看武侠、写武侠那都是一种享受

顶部
路人
诗儒
Rank: 5Rank: 5



UID 8810
精华 0
积分 498
帖子 360
积分 498 个
魅力 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0-22
状态 离线

TA的礼物
赠礼物送给TA
#6
发表于 2013-12-9 12: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写的很好啊!
多发点给,慢慢看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8 21:55

书酒论坛
原创诗词楹联文学交流区 Powered by Discuz! 5.5.0 书酒诗词 www.shujiu.com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书酒国风 - WAP